[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1873.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艳;赵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孝感奥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40/00;H02S30/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航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太阳能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需要有蓄电池作为储能装置,主要用于无电网的边远地区和人口分散地区,整个系统造价很高;在有公共电网的地区,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连接并网运行,省去蓄电池,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造价,而且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好的环保性能。
在我们外出游玩时,为了能够长时间发电,携带太阳能光伏板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由于在运输和携带过程中,光伏板会和其他东西一起放置,由于路途的颠簸,相互之间的碰撞不可避免,从而使得光伏板较为容易损坏,目前市场上的光伏板并没有做到好的防碰撞功能,从而使得外出携带光伏板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光伏板防碰撞能力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底板结构、弹性结构、调节结构和光伏装置,所述弹性结构固定连接在底板结构的上表面,所述调节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撑结构的上表面,所述调节结构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光伏装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结构包括底板板体,所述底板板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滚轮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底板板体的下表面,所述底板板体的上表面插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底板板体的上表面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齿轮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第一齿轮的周圈,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
优选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螺纹套的顶端,,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支撑杆,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位于内槽内,所述限位挡板的侧面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减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包边。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长度至少为3厘米,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数量为20-24个,且若干个第二减震弹簧以环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支撑板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U形座、第二U形座和电动推杆,所述第一U形座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U形座固定连接在光伏装置的下表面,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动销与第一U形座和第二U形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光伏装置包括光伏板和转动轴,所述光伏板的一侧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光伏板围绕转动轴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90度。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块、通孔、支撑杆、内槽、限位挡板、第一减震弹簧和支撑板,从而使得支撑板在受到冲击力时,支撑板会通过支撑杆和限位挡板将力的作用传递,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的弹力作用对冲力进行缓冲,避免直接碰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并且由于限位挡板通过第一减震弹簧与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从而使得外接压力过大时,支撑杆可以偏心缓解压力,避免压力过大造成装置损坏。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减震弹簧、挡块和橡胶包边,通过第二减震弹簧进行第一次缓冲,降低碰撞产生的冲击力,并且通过设置橡胶包边,使得碰撞时接触面变大,避免单位面积受力较大,造成装置损坏。
(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转轴、第一齿轮、螺纹杆、第二齿轮和螺纹套,当旋转第一转轴时会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会带动四个第二齿轮同步旋转,从而使得螺纹杆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时,会使得螺纹套在螺纹杆上升降,从而达到了调节底座高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板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孝感奥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孝感奥新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