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性薄膜的制造方法与多孔性薄膜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1651.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5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欣欣;杨明嘉;何家齐;张方杰;欧哲佑;廖启翔;许伯恩;杨台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A61L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秦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薄膜 制造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包括:
配制聚合物混合溶液,其中该聚合物混合溶液包括:
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以及
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其选自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dioxanone,PDS)、聚富马酸丙二醇酯(poly(propylene fumarate),PPF)、聚酸酐(polyanhydrides)、聚缩醛(polyacetals)、聚原酸酯(poly(ortho ester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聚氨酯(polyurethanes)、聚磷腈(polyphosphazenes)与聚磷酸酯(polyphosphoester),其中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K-800K;
将固体颗粒作为分散剂加入该聚合物混合溶液中并与该聚合物混合溶液混合,其中该固体颗粒的添加量足以使该聚合物混合溶液转变为固态混合物,其中该固体颗粒的颗粒大小为50-250μm;
将该固态混合物进行干燥以形成薄膜;以及
以清洗液来清洗该薄膜以将该固体颗粒自该薄膜去除,
又其中该聚己内酯与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1-10,且该聚己内酯加上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比该固体颗粒的重量比为1:0.01-250,
其中该多孔性薄膜的密度为1.5-5.0x10-3 g/c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多孔性薄膜的孔隙度为80-99%,且该多孔性薄膜的粗糙度为10-5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多孔性薄膜的厚度为10-10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配制该聚合物混合溶液的方法包括:
将该聚己内酯溶解于第一溶剂以形成第一溶液,并将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溶于第二溶剂以形成第二溶液,其中该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为相同或不同;以及
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混合,以形成该聚合物混合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仿或丙酮,而第二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仿或丙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配制该聚合物混合溶液的方法包括:
将该聚己内酯与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溶解于溶剂以形成该聚合物混合溶液。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氯仿或丙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固体颗粒包括氯化物颗粒、氧化物颗粒、氢氧化物颗粒、氟化物颗粒、硝酸盐颗粒、硫酸盐颗粒、亚硝酸盐颗粒、铵盐、磷酸盐颗粒、硅酸盐颗粒、碳酸盐颗粒或草酸盐颗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固体颗粒为氯化钠颗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K-800K。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性薄膜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种亲油性聚合物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而该固体颗粒为氯化钠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6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