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1322.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敏;曾军;王朝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16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 ||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凹模组件(1)和凸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组件(1)和/或所述凸模组件可移动和/或可转动设置,所述凹模组件(1)设置有第一型腔(111)和第二型腔(121),所述凸模组件包括第一凸模(21)和第二凸模(22),其中,
所述第一凸模(21)上设置有第一热流道系统(23)和第二热流道系统(24),所述第二凸模(22)上设置有第三热流道系统(25)和第四热流道系统(26);
所述第一凸模(21)能与所述第一型腔(111)配合,通过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形成注塑件半成品(31),所述第二凸模(22)能与所述第一型腔(111)配合,通过所述第四热流道系统(26),对所述注塑件半成品(31)二次注塑,形成注塑件成品(3);
所述第二凸模(22)能与所述第二型腔(121)配合,通过所述第三热流道系统(25)形成注塑件半成品(31),所述第一凸模(21)能与所述第二型腔(121)配合,通过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24),对所述注塑件半成品(31)二次注塑,形成注塑件成品(3);
所述注塑件半成品(31)在二次注塑的射胶口的位置形成避让区(313);所述注塑件半成品(31)为围框结构,所述二次注塑在所述围框结构的一端形成面板(32);
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的末端为第一射胶口(231),第二热流道系统(24)的末端为第二射胶口(241),第三热流道系统(25)的末端为第三射胶口(251),第四热流道系统(26)的末端为第四射胶口(261),所述第一射胶口(231)沿开模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射胶口(241)的高度,所述第二射胶口(241)位于所述围框结构围设的区域内,所述第三射胶口(251)沿开模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四射胶口(261)的高度,所述第四射胶口(261)位于所述围框结构围设的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组件(1)包括:
第一凹模(11),设置有所述第一型腔(111);
第二凹模(12),设置有所述第二型腔(121);和
可旋转的旋转模板(13),所述第一凹模(11)和所述第二凹模(12)分别固定于所述旋转模板(13)的两端;
所述第一凸模(21)和所述第二凸模(22)分别位于所述凹模组件(1)的两端,均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凹模组件(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结构的端面向围设区域内凸设形成第一加强部(311),所述第一加强部(311)位于所述避让区(313)之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311)向围设区域内凸设形成第二加强部(312),所述第二加强部(312)远离所述面板(32)的一端凸设形成固定柱(3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2)由条形板围设而成,所述条形板沿所述围框设置,所述条形板覆盖所述第一加强部(311)和所述第二加强部(312)。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和所述第三热流道系统(25)内的塑料颜色相同,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24)和第四热流道系统(26)内的塑料颜色相同,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和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24)内的塑料颜色不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和所述第三热流道系统(25)内的塑料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24)和第四热流道系统(26)内的塑料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热流道系统(23)和所述第二热流道系统(24)内的塑料的材料不同。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为使用蒸汽加热的倒装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1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