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抖动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0784.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施海红;胥小勇;杨凯峰;徐正华;钱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抖动 抑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抖动抑制方法,其特征是:对机器人各个关节进行分别控制;对于每个关节,将机器人柔性关节部分,用一个二质量系统间接代替;根据二质量系统模型求解电机端修正后的位置指令和速度前馈,将求解的电机端修正后的位置指令作为电机端的新位置给定信号,将求解的电机端修正后的速度前馈作为电机端的新速度前馈。本发明从上位机发送给电机的指令出发,以规划负载端的轨迹为目的,优化原上位机的规划轨迹,来达到抑制机器人末端抖动的目的。同时,为了防止在算法实施过程中二阶微分的噪声影响,利用上位机轨迹规划生成的加速度信号来实现对位置指令的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抖动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由于减速机等柔性环节的存在,在定位时极易在末端甚至整个装置都发生抖动现象。在轨迹规划中,规划较为平缓的轨迹可以改善该现象,但是影响到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输入整形法是为大家熟知的抑制柔性臂末端抖动的方法,但是该方法由于将指令进行了一定的延时处理,影响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由于在工业机器人中位置传感器一般用在电机侧,而不是负载侧,所以无法直接对负载端进行直接控制,产生末端位置偏差,易引起末端振动。所以有专利和文献提出通过一定的算法来估计负载位置,并用估算出的负载端信息做一些抖动抑制算法的处理。如采用观测器方法,实时观测负载转速和负载位置,并将观测结果直接作为补偿量,或者将观测到的负载位置和电机位置的差值作为补偿量,加入到伺服三环控制中,这些方法有一定抑制负载端抖动的作用,但是由于观测噪声和观测器滞后等问题,负载端的信息难以被准确估计,且改变了原来电机侧的控制结构,容易引起控制系统的不稳定。而本发明直接利用负载位置和电机位置之间的关系,以规划负载端的轨迹为目的,修正上位机发送给电机的指令,达到抖动抑制的目的。本发明不受实际系统的影响,只对电机侧的指令进行修正,未改变电机侧的控制结构,不会带来系统的不稳定问题。
还有部分文献为了消除系统中特定的抖动频率,利用陷波滤波器对电机指令进行滤波,该方法亦可以起到一定的抖动抑制目的,但是陷波滤波器的引入使得滤波后的指令存在一定的滞后。本发明虽然也对电机指令进行了一定的修正,但是不会带来指令滞后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机器人抖动抑制方法,基于负载轨迹规划和前馈控制,解决机器人在动作停止时的末端抖动问题。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思路是:
对机器人各个关节进行分别控制,对于单个关节,将机器人柔性关节部分,用一个二质量系统间接代替。
本发明以控制负载端运动平滑无抖动为目的,根据二质量系统模型求解电机端修正后的位置指令和速度前馈。将求解的电机端修正后的位置指令作为电机端的新位置给定信号,将求解的电机端修正后的速度前馈作为电机端的新速度前馈。
对于每个关节来说,其动力学方程可以简化为:
其中,Te、TL分别为电机电磁转矩、机械负载端负载转矩;
Jm、JL分别为电机转动惯量、机械负载转动惯量;
JM(=N2Jm)为从电机端折算到负载端的电机转动惯量;
θm、θM、θL分别为电机位置、从电机端折算到负载端的电机位置、机械负载位置;
ωm、ωM、ωL分别为电机转速、从电机端折算到负载端的电机转速、机械负载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07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衣
- 下一篇:基于差分进化逆辨识的尾缘襟翼内模PID控制参数的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