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152.3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牟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都立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伸缩杆 支撑柱 下模具 金属浇注模具 上模具 伸长 弹簧 垂直连接 卡扣连接 可伸缩的 上端固定 装置结构 上端 贯穿 后卡 下端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连接有连接杆A和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上贯穿连接有支撑柱A,所述连接杆A上贯穿连接有支撑柱B,所述支撑柱A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柱B的下端卡扣连接,所述连接杆B上垂直连接有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柱A位于伸缩杆和下模具之间,所述连接杆A上设置有与伸缩杆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伸缩杆伸长后卡在凹槽中,并且伸缩杆通过伸长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在金属制造领域上,模具在用于制造成型时,需要浇注熔融状态下的金属液,冷却后得到金属液成型,但是在分离模具时,需要人工进行分离,不仅操作麻烦,并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模具在分离取下时不方便,不便于使用并且效率较低,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解决模具分离使用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连接有连接杆A和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上贯穿连接有支撑柱A,所述连接杆A上贯穿连接有支撑柱B,所述支撑柱A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支撑柱B的下端卡扣连接,所述连接杆B上垂直连接有可伸缩的伸缩杆,所述支撑柱A位于伸缩杆和下模具之间,所述连接杆A上设置有与伸缩杆相对应的凹槽,所述伸缩杆伸长后卡在凹槽中,并且伸缩杆通过伸长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
进一步的,在需要分离上模具和下模具时,可通过调节伸缩杆进行伸长,进而使得上下模具分离,此时要取出物件还需要将上模具移开,由于弹簧与支撑柱B通过卡扣连接,因此,需要移开上模具时,可将弹簧与上模具分离,然后将连接杆A进行旋转,旋转到连接有弹簧的一端,这样可直接移开上模具,并且另一端由于弹簧以及伸缩杆卡在凹槽内,因此对上模具也具有一个支撑力,这样在移开上模具时具有支撑点,更便于移开,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所述支撑柱A的下端连接有滑轮。在需要移动物件模具时,现有的需要人手动搬运,一般模具的重量都较重,这样在移动时不便于移动,使用不方便,本装置的支撑柱A的下端设置有滑轮,因此能更便于移动模具。
优选的,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所述连接杆B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伸缩杆伸缩的控制按钮。本装置的伸缩杆的结构为现有的伸缩结构,通过控制按钮可同时控制两个伸缩杆进行伸缩,因此更便于操作和使用。
具体的,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所述支撑柱A与连接杆B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因此支撑柱A可从连接杆B上取下来,使用更加方便,便于后期维护更换,并且在取出模具中的物件时,取下连接杆B,支撑柱A一端与地面相接触,并变为倾斜状态,这样在取下物件时更加方便。
优选的,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海绵层和橡胶层。凹槽中设置有海绵层和橡胶层,这样在伸缩杆位于凹槽中时,不仅连接的更稳固,并且能有效的保护伸缩杆,便于长期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本装置在使用时能快速分离上模具和下模具,便于操作和使用,并且效率更高;
2、本发明便于分离的金属浇注模具,本装置分离上模具和下模具后,能便捷的移开上模具,能更便捷的取出物件,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都立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都立新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7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颗粒增强铁基超耐磨斗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浇口杯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