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4100.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爱博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08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极耳 纠偏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认自动纠偏使材料在两个传感器中心完成首次自动纠偏,记下材料相对宽度为材料基准宽度;如果是极耳进入传感器检测范围,判断材料宽度是否大于材料基准宽度,如果纠偏测出材料宽度大于材料基准宽度,暂停纠偏,否则继续纠偏直到材料在两个传感器中心;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小,如果变小当前值记为基准宽度,更新材料基准宽度;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大,如果变大则新的基准宽度在原来基准宽度增大,更新材料基准宽度。本发明通过多次循环判断,自动纠偏,智能化程度高,精度好,克服现有技术双极耳纠偏自动过运行时,极耳经过传感器易产生误动作影响产品精度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锂电池双极耳材料自动纠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动力锂电池双极耳材料自动纠偏,采用左右传感器位置定中比大小的方法,要求左右传感器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误差小于0.2mm以内,极耳的宽度大部分5-20mm,容易下垂,两边的极耳无法下垂幅度一致,要求两个极片模切精度很高。在自动纠偏时,当极耳经过传感器时易产生误动作,影响产品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双极耳纠偏自动过运行时,极耳经过传感器易产生误动作影响产品精度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自动纠偏之前无极耳材料在传感器检测区域,这时开启自动纠偏,通过确认自动纠偏使材料在两个传感器中心完成首次自动纠偏,记下材料相对宽度为材料基准宽度;
步骤2、如果是极耳进入传感器检测范围,判断材料宽度是否大于材料基准宽度,如果纠偏测出材料宽度大于材料基准宽度,暂停纠偏,否则继续纠偏直到材料在两个传感器中心;
步骤3、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小,如果变小当前值记为基准宽度,更新材料基准宽度,否则继续步骤4;
步骤4、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大,如果变大则新的基准宽度在原来基准宽度增大,更新材料基准宽度;
步骤5、步骤3、4完毕后,进入步骤2继续循环。
上述的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所述步骤2如果是极耳进入传感器检测范围,判断材料宽度是否大于材料步骤1所述基准宽度0.5mm,如果纠偏测出材料宽度大于材料基准宽度0.5mm,暂停纠偏。
上述的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所述步骤3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小为: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小于步骤1所述基准宽度0.1mm。
上述的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所述步骤4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变大为:查询材料实际宽度是否大于步骤1所述基准宽度0.1mm。
上述的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所述步骤4如果材料实际宽度变大则新的基准宽度在步骤1所述基准宽度上增大0.1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多次循环判断,自动纠偏,智能化程度高,精度好,克服现有技术双极耳纠偏自动过运行时,极耳经过传感器易产生误动作影响产品精度的不足。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双极耳纠偏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爱博智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爱博智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4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