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组件和具有中介壁的导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72288.5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A.M.沙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连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02;H01R13/502;H01R13/648;H01R13/6581;H01R13/659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具有 中介 导电 | ||
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150)包括中介壁(201、154),中介壁被配置为沿着电连接器(104、152)的连接器侧部(124、172)或另一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定位。电连接器组件(100、150)还包括沿着连接器侧部(124、172)定位的多个电分离触头(200)。多个电分离触头中的每一个包括在至相应的远端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指部(220、230)。第一和第二指部中的每一个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其中接收间隙存在于第一和第二指部的内边缘之间。第一和第二指部分别延伸通过中介壁的对应的开口对的第一和第二开口。分隔段(256)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指部(220、230)之间的接收间隙中。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涉及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被配置为接合另一部件的电触头,所述另一部件诸如是电路板或是另一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被配置为接合其他部件的电触头。电触头可以在其间通信数据信号,在其间通信电力,或者为电连接器组件提供接地路径。例如,已知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被称为顺应触头或压配合触头的电触头。顺应触头被配置为机械地且电气地联接至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延伸通过电路板的厚度的多个通孔。这些通孔通常被“镀覆”,通过使用导电材料(诸如铜)覆盖限定通孔的内表面以形成镀覆通孔(plated thru-holes,简称PTH)。连接到PTH的导电材料的迹线或其他导电元件形成从对应的PTH到电路板的另一部分的电路径。
为了电联接电路板和电连接器组件,来自电连接器组件的顺应触头被插入到对应的PTH中。每个顺应触头接合PTH中的导电材料。例如,针眼(EON)触头包括金属片材窄梁,其具有通过其冲压的孔。EON触头的外边缘具有靠近冲压孔的凸形轮廓,使得外边缘向外拱起或呈弓形。在外边缘之间的最大直径略大于PTH的直径。当EON触头插入到PTH中时,靠近冲压孔的外边缘接合PTH的导电材料。EON触头可在PTH中被压缩并且变形。
在一些电连接器组件中,顺应触头插入通过中介壁的孔。例如,电连接器组件可以是输入/输出(I/O)插座组件,其具有围绕内板连接器的插座笼。板连接器被配置为与可插拔收发器配合。插座笼包括顺应触头,所述顺应触头将插座笼接地至电路板的PTH。已知的插座笼包括具有孔的底壁,顺应触头插入通过这些孔。底壁被配置为阻挡来自于板连接器和可插拔收发器的电磁干扰(EMI)发射,以及保护板连接器和可插拔收发器免受外部EMI能量的影响。然而,在操作过程中,延伸通过孔的顺应触头可能用作天线,并且将不期望的EMI能量带入插座笼。
在其他电连接器组件中,触头组织器可用于保护沿着电连接器的侧部定位的触头端子。例如,已知的高速连接器包括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密集阵列,其形成沿着电连接器的侧部的二维阵列。这些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可以是相对薄的并且易于损坏的。触头组织器是具有孔的中介壁,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延伸通过这些孔。当触头组织器沿着侧部定位时,其可以接合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的外边缘。虽然现今使用的触头组织器在保护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免于损坏方面是有效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延伸通过的孔可能导致EMI泄漏,而EMI泄漏会损害电性能。
因此,需要减少进入或离开电连接器组件的EMI泄漏(EMI leakage)。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括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被配置为与另一部件相接的连接器侧部。所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中介壁(interveningwall),所述中介壁沿着所述另一部件或所述连接器侧部中的至少一者定位。中介壁包括形成开口对的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对包括由中介壁的对应的分隔段间隔开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沿着连接器侧部定位的多个电分离触头。所述多个电分离触头中的每一个包括在至相应的远端的安装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和第二指部。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的每一个包括内边缘和外边缘,其中接收间隙存在于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的内边缘之间。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分别延伸通过对应的开口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将对应的开口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间隔开的分隔段设置在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之间的接收间隙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连公司,未经泰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72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