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410.X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长臣;蔡志斌;高红秀;蔡祥波;夏晶晶;高悦;蔡祥轩;李桂妹;曹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固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张伟朴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混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农作物秸秆40‑60份、园林废弃物30‑50份、禽畜粪便15‑30份、矿物催化剂3‑6份、工业氯化钾2‑5份、五氧化二磷2.2‑5份、氧化钾4‑11.5份、工业硼酸1‑2份、钼酸铵1.8‑3.2份、腐殖酸4‑6份、草木酸1.5‑2.5份、风化褐煤5‑8份、尿素4‑6份、磷酸脲2‑4份、碳酸锰1‑3份、次磷酸镁1‑3份。本发明的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的同时,既有逐步改良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蓄水、蓄养和保肥能力,且丰富了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断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耕地的有机肥料使用量逐年减少,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国产或进口的氮、磷、钾肥料已形成常态化,因长期使用化工肥料给耕地不但造成了土壤板结、蓄水、蓄养、保肥和农作物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因农田土壤板结水土流失给自然环境中的其它土壤和水流域带来严重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农田连年耕种根本没有土壤自然修复期,导致土壤中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必需营养成分严重缺失,尤其是农作物所必需的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等12种微量元素严重匮乏,致使农作物营养成分不均衡,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逐年下降。
化工肥料催生的农产品给民众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其危害的普遍性逐年显现出来。
农作物秸秆还田腐熟周期与土壤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秸秆腐熟常温下大约需要两年以上时间,然而,北方秋天收获果实后就马上进入极寒天气农作物秸秆根本不会进入腐熟阶段。大量实践表明:头一年还田的农作物秸秆因土壤封冻不能腐熟造成第二年春天播种的子种炕在粉碎的秸秆上,子种下不接触土壤,上面因土覆盖不实而漏气,子种不能发芽造成农田大面积断苗,因而导致农作物秸秆还田肥料化技术不被农民所认可,秸秆还田肥料化方案在我国大部分农村无法推行。农民每年收获果实后对农作物秸秆只能采取就地焚烧还田的方式来处理农作物秸秆,然而,因秸秆焚烧不但经常造成飞机停航、路面交通事频发、火灾危害等不良影响,而且秸秆焚烧不仅对土壤生物平衡造成伤害给大气造成温室效应和污染也十分严重。
有种植的地方就会伴有养殖业,由于农民使用化肥省时省力形成习惯对禽畜粪便随意弃之,禽畜粪便的自然好氧发酵不但给自然环境带来污染,同时也给城镇卫生化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市场上的炭基复混肥主要是利用生物质炭基改良土壤板结,侧重补充化工的氮磷钾肥,而没有考虑农作物生长所必须需要的其它微量元素。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改良土壤板结,且能补充农作物生长所必需营养成分的微量元素,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在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的同时,既有逐步改良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蓄水、蓄养和保肥能力,且丰富土壤中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炭基有机无机复混肥,该复混肥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农作物秸秆40-60份、园林废弃物30-50份、禽畜粪便15-30份、矿物催化剂 3-6份、工业氯化钾2-5份、五氧化二磷2.2-5份、氧化钾4-11.5份、工业硼酸1-2份、钼酸铵1.8-3.2份、腐殖酸4-6份、草木酸1.5-2.5份、风化褐煤5-8份、尿素4-6份、磷酸脲2-4份、碳酸锰1-3份、次磷酸镁1-3 份。
本发明的复混肥包含多种生物质炭、风化褐煤和无机肥,能够改良农田土壤、补充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成分,平衡土壤温度、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降低农田施肥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食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固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固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4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