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67358.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燕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C04B28/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横梁 桥梁工程 现浇箱梁 空腔 一体成型设置 混凝土浇注 保温防冻 横梁两端 横梁中部 空腔中部 水平排布 梯形设置 凸起设置 向上弧形 抗老化 排布 应用 混凝土 钢筋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空腔和横梁,所述本体呈梯形设置,所述空腔设在本体内,所述横梁设置在空腔中部,所述横梁与本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空腔底部呈向上弧形凸起设置,所述横梁中部呈水平排布有多根第一钢管,所述横梁两端的本体内设置有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通过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呈U型排布,所述本体和横梁由混凝土浇注而成,该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结构强度高,采用的混凝土具有保温防冻效果,抗老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备箱梁,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常见的以材料分,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其中,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为现场施工,除了有纵向预应力外,有些还设置横向预应力;钢箱梁一般是在工厂中加工好后再运至现场安装,有全钢结构,也有部份加钢筋砼铺装层。其中钢箱梁,又叫钢板箱形梁,是大跨径桥梁常用的结构形式。一般用在跨度较大的桥梁上。外型像一个箱子故叫做钢箱梁。
但是现有的现浇箱梁结构强度不高,采用的混凝土不具有保温防冻效果,抗老化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结构强度高,采用的混凝土具有保温防冻效果,抗老化效果好的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包括本体、空腔和横梁,所述本体呈梯形设置,所述空腔设在本体内,所述横梁设置在空腔中部,所述横梁与本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空腔底部呈向上弧形凸起设置,所述横梁中部呈水平排布有多根第一钢管,所述横梁两端的本体内设置有第二钢管,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通过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呈U型排布,所述本体和横梁由混凝土浇注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按质量份数配比由以下材料制成:火山灰水泥45-50份、木质素磺酸钙6-8份、陶瓷纤维3-9份、陶瓷微珠15-20份、石英砂12-15份、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8-10份、季戊四醇磷酸酯6-9份、亚硫酸钠粉3-7份、二氧化钛13-18份、硅藻土8-12份、三丁基锡9-15份、氧化铁黑5-8份、膨润土7-10份、丙烯酸乙酯5-9份和聚乙烯醚22-25份。
作为优选,所述现浇箱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火山灰水泥45-50份、木质素磺酸钙6-8份、陶瓷纤维3-9份、陶瓷微珠15-20份、石英砂12-15份、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8-10份、季戊四醇磷酸酯6-9份、亚硫酸钠粉3-7份、二氧化钛13-18份、硅藻土8-12份、三丁基锡9-15份、氧化铁黑5-8份、膨润土7-10份、丙烯酸乙酯5-9份和聚乙烯醚22-25份投入到粉碎机内,调节粉碎转速为3500-4500r/min,粉碎3-8分钟,备用;
2)将步骤1)所得原料和投入到反应釜内,按照原料和水的质量比为8:1混合,调节加热温度为80-85-℃,搅拌速度为120-150r/min,反应时间为6-9分钟,得到混凝土浆料,备用;
3)将固定的第一钢管和第二钢管放置在模具内,导入步骤3)所得的混凝土浆料成型,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燕,未经王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7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