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吗啡肽-1和神经降压素(8-13)的嵌合肽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65284.4 申请日: 2017-12-18
公开(公告)号: CN107964047B 公开(公告)日: 2018-11-02
发明(设计)人: 王长林;袁碧玉;杨代军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9/00 分类号: C07K19/00;C07K1/20;C07K1/16;C07K1/06;C07K1/04;A61K38/17;A61P25/04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50001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吗啡 神经 降压 13 嵌合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基于内吗啡肽‑1和神经降压素(8‑13)的嵌合肽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嵌合肽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是要解决现有内吗啡肽‑1的镇痛持续时间较短,外周给药的镇痛活性较低,及具有镇痛耐受与胃肠道副作用的问题。该嵌合肽的氨基酸序列为Tyr‑Pro‑Trp‑Phe‑Gly‑Gly‑Arg‑Arg‑Pro‑Tyr‑Ile‑Leu。方法:一、“Fmoc”保护的Wang树脂预处理;二、脱除“Fmoc”保护基团;三、氨基酸缩合反应;四、肽链的延长;五、肽链从树脂上的切割;六、粗肽的脱盐与纯化。本发明嵌合肽镇痛持续时间长,并具有无镇痛耐受和对胃肠道副作用低的优点。本发明嵌合肽用于制备多肽镇痛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合肽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疼痛研究联合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感觉通路损伤或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疼痛综合征,以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或诱触发痛为特征。神经性疼痛持续时间长,恢复较慢,其疼痛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临床上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神经肽在痛觉感受及调制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有多种神经肽在痛觉信息的传递和调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最为熟悉的就是阿片肽。

内吗啡肽是哺乳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内源性的μ-阿片受体配体,分为内吗啡肽-1(Tyr-Pro-Trp-Phe-NH2,EM-1)和内吗啡肽-2(Tyr-Pro-Phe-Phe-NH2,EM-2)。在所有已知的阿片物质中,内吗啡肽对μ-阿片受体具有极高的亲和性和选择性。内吗啡肽通过与G蛋白偶联的μ-阿片受体结合,参与对痛觉、心血管、呼吸、胃肠、运动、行为、内分泌及免疫等诸多功能的调节,但其主要作用是强效的镇痛活性,特别是在神经性疼痛动物模型中也表现出明显的镇痛活性,比大多数阿片肽都更有效。此外,内吗啡肽具有优良的治疗学特性,可产生活性强于吗啡而副作用较少的镇痛作用,如奖赏行为与镇痛作用的分离,耐受的形成较慢,镇痛剂量明显低于引起呼吸抑制及心血管作用的剂量等,使其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内吗啡肽具有镇痛时间短,仅持续20min作用,酶解稳定性差,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作为临床镇痛药物的应用。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基于内吗啡肽结构的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的多肽镇痛药物。已有相关报道对内吗啡肽进行糖基化和脂质化修饰,能够通过外周给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中枢的镇痛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内吗啡肽-1的镇痛持续时间较短,外周给药的镇痛活性较低,及具有镇痛耐受与胃肠道副作用的问题,提供基于内吗啡肽-1和神经降压素(8-13)的嵌合肽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基于内吗啡肽-1和神经降压素(8-13)的嵌合肽的氨基酸序列如下:

Tyr-Pro-Trp-Phe-Gly-Gly-Arg-Arg-Pro-Tyr-Ile-Leu。

其中序列“Tyr-Pro-Trp-Phe”为内吗啡肽-1的四个氨基酸残基序列,“Gly-Gly”为嵌合肽的中间连接子,“Arg-Arg-Pro-Tyr-Ile-Leu”为神经降压素的第8-13位氨基酸残基,即神经降压素(8-13)的六个氨基酸残基序列。

本发明基于内吗啡肽-1和神经降压素(8-13)的嵌合肽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Fmoc”保护的Wang树脂预处理:检查固相合成仪的气密性,将带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Fmoc-Leu-Wang树脂放入合成仪,加二氯甲烷搅拌30~40min,使树脂充分浸泡溶胀后,减压抽滤溶剂;其中带有一个氨基酸残基的Fmoc-Leu-Wang树脂的质量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g:(7~12)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5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