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3883.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琨;袁乐;杨喜军;唐厚君;李新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7 | 分类号: | H02M7/537;H02M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徐红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串联 自动 压电 及其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包括功率电路,所述功率电路包括均压电路和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用以完成对功率电路中的滤波电容端电压进行检测和均压,将检测到的电压输入到外围电路进行处理,将处理得到的比较信号反馈到模拟电路中控制芯片的反馈输入端,控制芯片对各个输入端口的信号进行处理后输出驱动信号,驱动所述功率电路中的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经过均压电路电路的原边与副边能量传输,使得所述功率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实现自动均压。本发明能在功率电路采用多个滤波电容串联时,使得滤波电容能够实现自动均压,具有控制简单,响应快速,均压效果好的特点,可应用于半桥逆变型等离子切割机等实际应用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的一种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中小功率应用场合中,由于半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并且直流侧采用电容的串联提升了耐压效果等优点,因此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电路常采用数个滤波电容串联,由于电容容值、漏电阻以及电路参数等原因存在着电容均压的问题。
电容不均压的隐患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均压效果不好,可能会导致电容过压击穿、控制信号产生偏差、输出波形畸变等问题,甚至使系统失控。因此电容均压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用适当的均压措施来避免电容不均压的情况产生。
经过对电容器串联均压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Lin B.R.Hung T.L.Single-phasehalf-bridge converter topology for power quality compensation.IEE Proceedings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2002,149(5):351~359.提出在功率电路中增加元器件来解决直流分压电容电压偏差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增加了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加大了成本,并且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串联电容的电压均衡,实际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实现功率电路中的多个滤波电容始终保持电压均衡,具有控制简便,响应快速,均压效果好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电容串联自动均压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功率电路,所述功率电路包括均压变压器和逆变电路,其中:
所述均压电路设有均压变压器Tr1,所述均压变压器Tr1的副边设有第一~第三副边绕组N12、N11、N13和第二~第四二极管D2、D3、D4;
所述逆变电路由电容桥臂、电阻桥臂、IGBT桥臂、第一逆变变压器Tr2以及第二逆变变压器Tr3组成,其中:电容桥臂由第二~第四滤波电容C2、C3、C4依次串联组成,负责提供平衡的三路直流电压;电阻桥臂负责为电容桥臂进行静态均压;IGBT桥臂负责DC-AC逆变,将静态均压后电阻桥臂的三路直流电压逆变成检流电压;第一逆变变压器Tr2与第二逆变变压器Tr3与电容桥臂、IGBT桥臂连接,起隔离作用,同时,通过电磁感应传输电能;
所述均压变压器Tr1原边与副边能量传输时,第二副边绕组N11通过第三二极管D3连接在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两端;第一副边绕组N12通过第二二极管D2连接在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两端;第三副边绕组N13通过第三二极管D4连接在第四滤波电容C4的两端,为第二~第四滤波电容C2、C3、C4均压。
优选地,所述的均压电路还包括第一功率MOSFET S1、第一滤波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一二极管D1,其中:
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一滤波电容C1一端、均压变压器Tr1原边绕组同名端以及直流正极相连,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第一滤波电容C1另一端以及第一二极管D1阴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3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