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拆装的红外触摸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2791.2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7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卫;熊家伟;段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吉锐时代触摸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拆装 红外 触摸 显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拆装的红外触摸显示器,包括触摸屏体、显示屏体、连接件、锁紧机构和后盖,所述连接件固定在触摸屏体的背面四周,所述锁紧机构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触摸屏体背面,所述后盖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显示屏体上。本发明能够在不用后盖的情况下快速固定好触摸屏体和显示屏体,使这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方便整机所需其他电子套件的安装、调试,然后还能够实现后盖的快速拆卸;从而达到提高拆装效率、生产效率和使整机美观性更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红外触摸显示器。
背景技术
红外线技术触摸屏(Infrared Touch Screen Technology)由装在触摸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构成,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任何触摸物体可改变触点上的红外线而实现触摸屏操作。红外线式触控屏使用的是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这些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触控操作的物体(比如手指)可以改变触电的红外线,进而被转化成触控的坐标位置而实现操作的响应。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383136的现有技术在2010年1月3日公开了一种触摸显示器,其技术方案为:所述触摸显示器包括前壳、后壳,装置于前、后壳之间的显示模组及红外触摸模组,所述的红外触摸模组与显示模组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框架,红外触摸模组通过螺钉或粘胶固定在该连接框架的正面四周,显示模组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框架的框内,并将连接框架的正面通过螺钉固定于前壳内,将后壳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框架的背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触摸显示器。但该专利在实际拆装过程中,由于需要通过螺钉固定后盖,因此存在着拆装效率低和影响生产效率和外观不美观等问题。
另外,现有红外触摸显示器中,触摸屏体、显示屏体和后盖的锁附方式均是通过支架连接和螺钉锁附,但这种结构一方面整机布局不美观,安装复杂,整机外观也会有很多螺钉外漏,影响安装和美观。另一方面是各种线缆通常裸露在外,不仅杂乱无章,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红外触摸显示器,本发明能够在不用后盖的情况下快速固定好触摸屏体和显示屏体,使这两者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方便整机所需其他电子套件的安装、调试,然后还能够实现后盖的快速拆卸;从而达到提高拆装效率、生产效率和使整机美观性更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拆装的红外触摸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体、显示屏体、连接件、锁紧机构和后盖,所述连接件固定在触摸屏体的背面四周,所述锁紧机构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触摸屏体背面,所述后盖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显示屏体上。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伸缩控制组件、固定架、复位弹簧和锁紧板,固定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显示屏体通过固定架固定在触摸屏体背面,伸缩控制组件设置在显示屏体背面,复位弹簧固定在固定架上,锁紧板活动设置在固定架上,锁紧板上设置有与后盖连接的卡扣,锁紧板的一端与复位弹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控制组件固定连接,伸缩控制组件与锁紧板配合锁紧或松开后盖。
所述固定架的横截面为T形结构,显示屏体和连接件分别位于固定架一面的T形部两侧,锁紧板通过限位螺栓活动设置在固定架的另一面上。
所述伸缩控制组件包括套管和拉绳,套管的一端固定在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在显示屏体背面,拉绳穿过套管后与锁紧板固定连接。
所述显示屏体的背面固定设置有与拉绳固定连接的转轴,转轴与拉绳配合控制锁紧板动作。
所述转轴通过六角螺栓连接在显示屏体的背面。
所述锁紧机构的数量为四组,其中两组锁紧机构对称设置在显示屏体的两侧,剩余两组锁紧机构对称设置在显示屏体的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吉锐时代触摸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吉锐时代触摸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2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