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平行于屏幕的红外光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1061.0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7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谭登峰;颜海峰;池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平行 屏幕 红外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平行于屏幕的红外光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红外激光二极管,设置于屏幕上,用于发射红外光束,可调节安装件,用于对红外激光二极管在各个维度上的调节,反射平台,置于光束的出射方向上;靶标,置于红外激光二极管和反射平台之间,设置有多个激光穿孔,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平行于屏幕的光束能够穿过靶标上的激光穿孔,在反射平台上形成亮斑;探测传感器,当探测到存在与红外激光二极管的数目不同的亮斑时,可调节安装件对红外激光二极管在各个维度上的调节,使最终反射平台上形成的亮斑的数目和红外激光二极管的数目相同。本发明避免了检测过程对触点识别软件的过度依赖,减少了相应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交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平行于屏幕的红外光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基于红外光幕的屏幕触控人机交互系统中,现有的红外光幕由多个激光器发射的扇形红外面叠加而成。由于红外光为不可见光,所以判断多个激光器发出的光束与屏幕是否平行难度很大。
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将手指作用于屏幕上进行触控,位于屏幕前面(或后面)的红外摄像头可以拍摄到手指触点图像,根据图像中手指触点的面积来判断光束与屏幕是否平行,例如:当手指触点图像中手指触点面积较小时,判断光束与屏幕平行,当手指触点面积明显大于手指面积时,说明光束可能照射到手背等地方,也即,光束与屏幕不平行。这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和一致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平行于屏幕的红外光幕的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产生平行于屏幕的红外光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两个红外激光二极管,其设置于屏幕上,用于发射红外光束;
可调节安装件,用于实施对红外激光二极管在各个维度上的调节;
反射平台,其置于光束的出射方向上;
靶标,其置于所述红外激光二极管和反射平台之间,所述靶标上设置有多个激光穿孔,所述激光穿孔和所述反射平台设置为使得:红外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平行于屏幕的光束能够依次穿过靶标上的激光穿孔,最后在所述反射平台上形成亮斑;
探测传感器,其用于探测所述反射平台上是否存在亮斑,当存在与红外激光二极管的数目不同的亮斑时,所述可调节安装件实施对红外激光二极管在各个维度上的调节,使最终反射平台上形成的亮斑的数目和红外激光二极管的数目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平台设置在光束的出射方向上,位于屏幕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平台设置在光束的出射方向上,位于屏幕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激光穿孔为柱状,所述柱状激光穿孔的轴线方向与平行于屏幕的光束出射方向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激光穿孔之间的间隔能够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激光穿孔与所述屏幕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靶标用粘合性材料贴于屏幕的表面,或者靶标被可拆卸地固定至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传感器为红外摄像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幕为直面屏幕或曲面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平台包括纸张、板条或红外背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61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