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7015.3 | 申请日: | 201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8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园举弟;陈金华;吕兰婷;吕伟红;陈国汀;吕伟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安馨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培养 雨生红球藻 培养基 | ||
本发明属于藻类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取三氧化钼0.1‑0.2mg,维生素B1 0.3‑0.5mg,维生素H 0.5‑0.7mg,六水硝酸钴20‑40mg,五水硫酸铜30‑50mg,柠檬酸铁40‑70mg,四水氯化锰50‑100mg,七水硫酸锌50‑100mg,麦麸提取液10‑30ml,农业秸秆提取液20‑50ml,添加到容器中,用水定容至1L。本发明培养基能够显著促进雨生红球藻增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藻类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雨生红球藻又被叫做湖生红球藻或湖生血球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绿藻,属于团藻目,红球藻科。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藻在适宜它生长的条件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雨生红球藻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单细胞绿藻,该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很高,约占细胞干重的1-4%,远远高于红法夫酵母。虾青素可以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癌,因此,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因此,利用这种微藻提取虾青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天然虾青素生产的研究热点。虾青素选育优良雨生红球藻藻种进行人工养殖,采收雨生红球藻孢子,经破壁、干燥等工艺制成。
目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有多种,包括BBM、BG-1以及HB-D1等多种培养基,这些培养基大多采用将适合雨生红球藻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行配伍制备而得;现有技术还对上述公知培养基进行了改进,例如“雨生红球藻培养基和诱导条件优化,凌善锋,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使用多种营养因子对已知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处理,提高了藻细胞的增长速度。目前雨生红球藻培养基主要存在培养液成本高、藻细胞生长缓慢等缺陷。如何降低培养成本、提高藻细胞生长速度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雨生红球藻培养液成本高、藻细胞生长缓慢等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培养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基,其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取三氧化钼0.1-0.2mg,维生素B1 0.3-0.5mg,维生素H 0.5-0.7mg,六水硝酸钴20-40mg,五水硫酸铜30-50mg,柠檬酸铁40-70mg,四水氯化锰50-100mg,七水硫酸锌50-100mg,麦麸提取液10-30ml,农业秸秆提取液20-50ml,添加到容器中,用水定容至1L,调pH为7.2-7.5。
进一步地,
所述培养基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取三氧化钼0.1-0.2mg,维生素B1 0.3-0.5mg,维生素H 0.5-0.7mg,六水硝酸钴20-40mg,五水硫酸铜30-50mg,柠檬酸铁40-70mg,四水氯化锰50-100mg,七水硫酸锌50-100mg,麦麸提取液15-25ml,农业秸秆提取液20-40ml,添加到容器中,用水定容至1L,调pH为7.2-7.5。
优选地,
所述麦麸提取液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将麦麸研磨粉碎,然后置于反应罐中, 加入2-3倍重量的5-6M的盐酸,在55-60℃温度下搅拌水解8-12小时,搅拌速度为100rpm,过滤收集滤液,然后用2-3M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残余盐酸,调整pH为7.2-7.5,即得。
优选地,
所述农业秸秆提取液按照如下工艺制备而得:
将农业秸秆置于粉碎机中粉碎,然后添加到1-2倍重量的浓度为3-5M的KOH溶液中,搅拌均匀,加热至50-60℃,然后保温条件下浸泡3-5h,过滤收集滤液,再往滤液中添加浓度为3-4M的磷酸溶液,调整pH为7.2-7.5,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安馨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安馨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7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