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金板折弯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4904.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少朋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陶秋芬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架 气体仓 五金板 底端 箱盖 气泵电机 伸缩弹簧 折弯装置 固定块 连接板 母杆 折弯 操作过程 工作效率 固定五金 人为因素 竖直设置 旋转电机 机械手 伸缩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金板折弯装置,包括箱架,箱架顶端设有箱盖,箱盖底端一侧位于箱架顶端一侧设有气泵电机,箱盖底端一侧位于箱架顶端另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气泵电机的一端设有气体仓,气体仓下方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母杆,母杆内部均设有与气体仓连接处的连接板,连接板底端均固定连接伸缩弹簧,伸缩弹簧底部均固定连接伸缩板。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机械手,使得五金板在折弯时不需要通过人力的投入来固定五金板,不仅降低了人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危险,而且也降低了人为因素造成最终的尺寸不合格,导致物料的浪费,因此大大节省了资源;通过设置若干个子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得装置在折弯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五金板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它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手动折弯机又分为机械手动折弯机和电动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按同步方式分为扭轴同步、机液同步和电液同步,液压折弯机按运动方式分为上动式和下动式两种。然而,目前的五金板折弯机在工作时需要依靠人力来固定,这样不仅效率低,还伴有危险,最终的货物规格不达标,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装置是敞开式的工作,会给工作人员带来生命危险,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五金板折弯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五金板折弯装置,包括箱架,所述箱架顶端设有箱盖,所述箱盖底端一侧位于所述箱架顶端一侧设有气泵电机,所述箱盖底端一侧位于所述箱架顶端另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气泵电机的一端设有气体仓,所述气体仓下方设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母杆,所述母杆内部均设有与所述气体仓连接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均固定连接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底部均固定连接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底端均固定连接且穿插与所述母杆内的子杆,所述子杆上均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均套设有若干个机械手,所述箱架底部设有箱座,所述箱座顶端位于所述箱架内部设有与所述子杆在一条竖直线上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顶端设有凹槽块,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底端设有位于所述箱座顶端的支撑块,所述连接轴底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移动槽内部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端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上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柱的底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箱座顶部的缓冲电机,所述箱架的一侧靠近所述旋转电机处设有拉伸门,所述箱架与所述拉伸门之间设有通过所述旋转电机控制的旋转轴,所述拉伸门内设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一侧设有移动仓,所述移动仓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一侧设有拉伸块,所述箱架一侧设有传送板,所述传送板底端设有若干个传送轮,所述传送板底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传送板上设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子杆的底部是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与所述气泵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机械手的横截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上套设有控制弹簧,所述控制弹簧一端连接有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弹簧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槽为U型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机械手,使得五金板在折弯时不需要通过人力的投入来固定五金板,不仅降低了人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危险,而且也降低了人为因素造成最终的尺寸不合格,导致物料的浪费,因此大大节省了资源;通过设置若干个子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得装置在折弯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通过拉伸门的设置,使得装置在工作时,关闭箱门,大大避免了一些危害。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少朋,未经吴少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49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