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257.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9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覃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8;C09K11/70;C09K11/56;D01F8/02;D01F8/10;D01F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柔性发光材料包括量子点纤芯、包覆所述量子点纤芯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和包覆所述疏水聚合物纤维层的纤维素层。本发明的柔性发光材料,中间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能有效地将量子点纤芯与纤维素层隔开,有效地保持量子点发光的稳定性,这种柔性发光材料既不需要对油性量子点进行相转换,也不需要对膜表面进行改性,因此具有发光稳定、发光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通讯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其他电子产品市场的加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智能产品的视觉盛宴。相应的,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与器件性能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除了传统的液晶显示以外,市场上还新兴了有机发光显示和量子点发光显示这两种新型显示技术。量子点(Quantum Dot)是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照明、显示、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性。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包括吸收峰宽、发射峰窄且对称、荧光效率高、光稳定性好、发射波长可调节等。量子点的发射光色纯度高,能显著增强色彩显示效果,使显示色域大于100%NTSC,同时降低显示器能耗。目前,量子点发光显示技术已成为有机发光显示的重要竞争对手,有可能战胜有机发光显示成为下一代显示技术。
量子点发光显示技术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即可以在不同材质的基质材料上负载发光层制备成柔性显示屏及电子纸等柔性显示材料,这个特点使其在柔性及透明显示设备市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性。目前制备量子点柔性纸的过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将油性量子点与纤维素复合成膜,然后将这种膜表面改性,形成亲水层,再与纸浆材料复合,得到量子点柔性显示纸。另一种方法是将油性量子点先经过相转换得到水性量子点,再与纸浆材料复合得到量子点柔性显示纸。这两种方法中前一种方法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复合膜的亲水性不易控制,后一种方法中相转换过程会降低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因此量子点柔性显示纸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柔性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量子点柔性显示材料中量子点发光不稳定、发光效率低,以及制备方法极其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发光材料,所述柔性发光材料包括量子点纤芯、包覆所述量子点纤芯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和包覆所述疏水聚合物纤维层的纤维素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量子点溶液、疏水聚合物溶液和纤维素溶液,所述量子点溶液中含有第一电荷控制剂,所述纤维素溶液中含有第二电荷控制剂;
将所述量子点溶液注入喷射针管内管,将所述疏水聚合物溶液注入喷射针管中管,将所述纤维素溶液注入喷射针管外管,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成所述柔性发光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发光材料,是一种纤维结构材料,包括量子点纤芯、包覆量子点纤芯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和包覆所述疏水聚合物纤维层的纤维素层。纤维结构材料以量子点为纤芯,在纤芯外包覆有疏水聚合物纤维层和纤维素层,中间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能有效地将量子点纤芯与纤维素层(即纸浆层)隔开,能有效地保持量子点发光的稳定性,这种柔性发光材料既不需要对油性量子点进行相转换,也不需要对膜表面进行改性,因此具有发光稳定、发光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成以量子点为纤芯,在纤芯外包覆有疏水聚合物纤维层和纤维素层的纤维结构材料,该制备方法在保持量子点发光效率的情况下,中间的疏水聚合物纤维层能有效地将量子点纤芯与纤维素层隔开,可有效地保持量子点发光的稳定性。另外,这种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易重复、易实现量子点柔性发光材料的大规模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2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