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52137.3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0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蹈;尹太举;张昌民;侯国伟;何苗;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2;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冯超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屑岩 储层成 岩相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压实率Com、胶结率Cem和溶蚀率Dis的大小,将碎屑岩成岩相D n划分为9大类型,计算岩石样品的总压实率和每个胶结矿物的胶结率和每个溶蚀矿物的溶蚀率,再计算得到岩石样品的总胶结率和总溶蚀率;再将上述得到岩石样品的总压实率、总胶结率和总溶蚀率与中9大成岩相类型对应的压实率、胶结率和溶蚀率作比较;确定该岩石样品的成岩相命名为:Ai+J‑Bi+R‑Ci。本发明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理论可靠、定量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成岩相是指在成岩环境控制下,由各种成岩作用形成并具有一定几何形态和特定成岩组构、特定成岩矿物组合的地质体。与沉积相、测井相中相的概念类似,成岩相所反映的意义是构造、流体、温度、压力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一个储集层最终状态的集合,是成岩环境下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物理特征的总和,其核心内容是现今的矿物成分和组构面貌,主要是表征储集体性质、类型和优劣的成因性标志,可借以研究储集体形成机理、空间分布与定量评价。预测有利孔渗性成岩相是储集层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重点。
目前,对成岩相的划分方案笼统,且划分方法不一,不利于成岩相精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方法,该方法通过岩石样品压实率、胶结率、溶蚀率的研究,对碎屑岩成岩相进行分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的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压实率Com的大小,将碎屑岩的压实作用Ai分为强压实A1、中压实A2和弱压实A3;
其中,强压实A1的压实率Com∈(66,100];
中压实A2的压实率Com∈[34,66];
弱压实A3的压实率Com∈[0,34];
2)根据胶结率Cem的大小,将碎屑岩的胶结作用Bi分为强胶结B1、中胶结B2和弱胶结B3;
其中,强胶结的胶结率Cem∈(66,100],
中胶结的胶结率Cem∈[34,66],
弱胶结的胶结率Cem∈[0,34);
3)根据溶蚀率Dis的大小,将碎屑岩的溶蚀作用Ci分为强溶蚀C1、中溶蚀C2和弱胶结C3;
其中,强溶蚀的溶蚀率Dis∈(66,100],
中溶蚀的溶蚀率Dis∈[34,66],
弱溶蚀的溶蚀率Dis∈[0,34);
4)结合压实率Com、胶结率Cem和溶蚀率Dis的大小,将碎屑岩成岩相Dn划分为9大类型,
Dn=Ai+Bi+Ci,i=1,2,3;
n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2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