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50230.0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2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冈山市瓯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10 | 分类号: | A01G22/10;A01G13/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病虫害 增产 芦笋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芦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学名:Asparagus 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 (芦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烹调时切成薄片,炒、煮、炖、凉拌均可,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名贵蔬菜。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菜蔬,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从亚寒带至亚热带均能栽培,芦笋适于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保肥保水、透气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长性能良好。由于市场上对芦笋的需求很大,为了提高芦笋产量,大部分芦笋种植厂家都采用大棚种植技术了。但是芦笋种植过程中仍会发生很多病、虫害,常见的病害有茎枯病等等,常见的虫害有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等。如何防治芦笋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增大芦笋的产量,是芦笋种植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采用本案的芦笋栽培方法,可以有效的防止芦笋的病、虫害发生,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种植过程做到了绿色无公害,栽培方法简单易掌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选择偏沙性蓬松透气肥沃的土地,进行机械深翻旋耕成细土,尽量做到土面水平;
(2)建大棚、作畦、修沟:在上述修整好的地上修建好若干座宽8米的拱圆形装配式钢管结构的塑料大棚,在上述大棚内作畦修沟,每个大棚内间隔设置5条畦和沟,畦面宽94~98cm,高度32~38cm,沟宽36~44cm,每两个大棚之间的沟宽为80cm;
(3)挖坑定植:在每条畦的中线上均匀挖出若干种植坑,每两个种植坑的距离为30cm,每个种植坑的深度为16~20cm,每个种植坑种上一株芦笋苗,并在每排芦笋苗的两边分别设置一条防护绳;
(4)定植后管理:在上述大棚的每个通风口位置处都安装上50目防虫网,在每个大棚内安装一个光电诱虫灯,工人日常在大棚内工作时要注意仔细观察,有虫必抓,如果虫的数量较多时,可以甩动上述防护绳,抖动芦笋苗让虫子掉落,并放给鸡吃;
(5)设置沤肥池:在比种植基地高100m的位置设置若干个密封式沤肥池,将家禽粪便、粉碎后的芦笋秸秆以及菜籽枯一起倒入池子里加清水密封发酵30~40天,待彻底充分发酵后,加入清水搅拌均匀,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芦笋地中使用;
(6)分阶段施肥:一年左右芦笋的水和肥供给以滴灌和挖沟施为主,定时在芦笋左右两边距离15-20厘米处轮换挖沟施肥,施完肥要立即浇水,两年以上芦笋的水和肥要以漫灌为主,需定期把水和肥漫灌在工作沟里。
在本发明的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中,所述畦的宽为96cm,高为35cm,所述沟的宽为40cm。
实施本发明的这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案的芦笋栽培方法,通过设置大间隔的畦,并单排种植,提高芦笋的通风、采光性,设置光电诱虫灯,再通过人工捕捉、鸡吃,可以有效的防止芦笋的病、虫害发生,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家禽粪便、粉碎后的芦笋秸秆以及菜籽枯发酵物作为肥料,全程零排放,做到了绿色无公害,该芦笋栽培方法简单易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这种防止病虫害、增产的芦笋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偏沙性蓬松透气肥沃的土地,进行机械深翻旋耕成细土,尽量做到土面水平,使得土质尽量蓬松、颗粒均匀。
(2)建大棚、作畦、修沟:在上述修整好的地上修建好若干座宽8米的拱圆形装配式钢管结构的塑料大棚,大棚上设置若干通风口。在上述大棚内作畦修沟,每个大棚内间隔设置5条畦和沟,畦面宽94~98cm,高度32~38cm,沟宽36~44cm,每两个大棚之间的沟宽为8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冈山市瓯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井冈山市瓯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50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