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组式电极、数字印刷模具及数组式电极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7992.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远;王裕铭;林圣玉;林义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41M1/26 | 分类号: | B41M1/26;B41M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晓晗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组 电极 数字 印刷 模具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数组式电极,包含:
一基板;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
一电极,其中该电极的一第一部分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且被该绝缘层包覆,该电极的一第二部分贯通该基板,该电极的一第三部分设置于该基板的另一侧;该电极的该第一部分通过该电极的该第二部分与该电极的该第三部分连接;以及
一微结构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组式电极,其中该微结构层的表面包含多个突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组式电极,还包含一疏水层,该疏水层设置于该微结构层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组式电极,其中该基板包含一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组式电极,其中该电极包含一驱动电极部、一连接部及一导电部设置,该驱动电极部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该导电部设置于该基板的另一侧,而该连接部设置于该通孔内,并连接该驱动电极部及该导电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组式电极,还包含一走线,该导电部通过该走线与一电源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组式电极,其中该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该电极为一铜电极,该绝缘层为一二氧化硅层、一氮化硅层或一光阻层,该疏水层为一铁氟龙层。
8.一种数字印刷模具,包含一电极数组,该电极数组包含多个数组式电极,各个该数组式电极包含:
一基板;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
一电极,其中该电极的一第一部分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且被该绝缘层包覆,该电极的一第二部分贯通该基板,该电极的一第三部分设置于该基板的另一侧;该电极的该第一部分通过该电极的该第二部分与该电极的该第三部分连接;以及
一微结构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其中该微结构层的表面包含多个突出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还包含一疏水层,该疏水层设置于该微结构层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其中该基板包含一通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其中该电极包含一驱动电极部、一连接部及一导电部设置,该驱动电极部设置于该基板的一侧,该导电部设置于该基板的另一侧,而该连接部设置于该通孔内,并连接该驱动电极部及该导电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还包含一走线,该导电部通过该走线与一电源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字印刷模具,其中该基板为一印刷电路板,该电极为一铜电极,该绝缘层为一二氧化硅层、一氮化硅层或一光阻层,该疏水层为一铁氟龙层。
15.一种数组式电极的制造方法,系包含下列步骤:
提供一基板;
将一第一金属层贴合于该基板的一侧,并将一第二金属层贴合于该基板的另一侧;
刻蚀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以分别形成一驱动电极部及一导电部;
贯穿该基板、该驱动电极部及该导电部以形成一通孔;
执行一电镀工艺在该通孔形成一连接部以连接该驱动电极部及该导电部;
形成一绝缘层于该基板上以包覆该驱动电极部;以及
形成一微结构层于该绝缘层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组式电极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驱动电极部及该导电部通过一黄光微影刻蚀工艺刻蚀该第一金属层及该第二金属层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9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