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7835.4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夏成军;王真;华夏;谢家正;李成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控制方式 馈入 交互作用 控制方式 修正系数 因子计算 直流系统 传统的 定量分析 计算分析 计算公式 交互影响 母线电压 系统节点 阻抗矩阵 换流器 灵敏度 推导 对换 无功 引入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首先定义了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在传统的未计及直流系统控制方式多馈入交互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中,推导引入直流控制方式对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的修正系数,通过计算直流系统不同控制方式下换流器吸收无功对换流母线电压的灵敏度来得到该修正系数,通过系统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来得到传统的多馈入相互作用因子,从而最终给出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实用计算方法。运用本方法可以方便地对影响MIIF值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解决了现有的MIIF计算方法未计及直流控制方式以及计算分析效率低下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大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我国投运,并且在华东、华南等负荷中心形成了多回直流馈入的电网架构,系统中多回直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愈发明显。研究表明,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对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有重要意义。
CIGRE多馈入直流系统研究工作组提出了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来对多回直流的相互影响进行评估,并给出了基于MIIF定义的电压偏差比值计算方法。该方法简洁、直观,但由此方法获得的MIIF是一个实验性指标,无法预见电网结构变化对该因子值的影响。
基于雅克比矩阵的MIIF计算方法等值是一种解析计算法,可以通过编程对MIIF快速进行计算。然而这种方法的解析式涉及矩阵求逆计算,对各影响因素对MIIF值起到的作用体现不直观,难以从表达式本身对MIIF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而必须通过大量的计算结果来获得一定条件下影响因素变化时MIIF的变化规律。这使得用这种方法对MIIF进行分析时效率不高,且缺乏预见性。
为了简便MIIF的计算并便于分析,Denis LHA等学者提出了另外一种MIIF实用计算方法,即等值阻抗比法,该方法以简单解析表达式的形式给出,直观、简洁,能够对MIIF进行快速计算,但该方法未考虑直流系统控制方式的影响。运用这种方法只能对等值交流系统参数对MIIF的影响进行研究。由于控制方式对MIIF的计算结果影响显著,此方法在计算时存在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所述方法主要考虑了直流控制方式、直流系统容量和受端系统等值参数对MIIF值的影响,以简单解析表达式的形式给出,从而能够方便、直观地对MIIF值进行计算和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定义直流系统i和直流系统j之间计及直流控制方式的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MIIFij如下:
MIIFij=k·MIIF'ij (1)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78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