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裂缝全向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5057.5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胡卫东;孙浩;袁士涛;王家明;刘鲁军;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9/02;H01Q19/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单元 阻抗变换单元 扼流 内导体 辐射口 全向天线 同轴 裂缝 天线 工作性能 天线增益 馈电口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轴裂缝全向天线,包括扼流单元、辐射单元和阻抗变换单元;辐射单元位于扼流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扼流单元与辐射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节内导体固定连接,辐射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通过第三节内导体固定连接;扼流单元与辐射单元之间设有辐射口,辐射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设有辐射口Ⅱ,扼流单元远离辐射单元的一端部设有馈电口;第一节内导体的一段贯穿扼流单元,另一段位于辐射单元内且与其固定连接;第三节内导体的一段贯穿阻抗变换单元,另一段位于辐射单元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天线每个辐射口的幅度、相位相同,使得天线增益能够达到较高值,提高了天线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系统设计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同轴裂缝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作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电子设备,是雷达天馈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通信系统领域,为了实现信号的全方位覆盖,需要采用全向天线。
传统的全向天线大多采用单极子或者偶极子天线以及他们的变形形式,同轴馈线类型的全向天线多以CTS(Coaxial Transverse Stub)天线居多,但CTS天线的馈电方式一般为串馈,这样就造成每个单元上的辐射功率呈现递减的趋势,导致增益很难做到很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轴裂缝全向天线,该天线每个辐射口的幅度、相位相同,使得天线增益能够达到较高值,提高了天线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同轴裂缝全向天线,包括相互同轴的扼流单元、辐射单元和阻抗变换单元;所述辐射单元位于扼流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扼流单元与辐射单元之间通过第一节内导体固定连接,辐射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通过第三节内导体固定连接;所述扼流单元与辐射单元之间设有辐射口Ⅰ,辐射单元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设有辐射口Ⅱ,扼流单元远离辐射单元的一端部设有馈电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节内导体的一端贯穿扼流单元,另一端位于辐射单元内且与辐射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节内导体的一端贯穿阻抗变换单元,另一端位于辐射单元内且与辐射单元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节内导体和第三节内导体均为柱状,且相互同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扼流单元包括有与第一节内导体同轴的外筒Ⅰ和外筒Ⅱ,外筒Ⅰ和外筒Ⅱ均沿第一节内导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套设在第一节内导体的外围;所述外筒Ⅱ位于外筒Ⅰ与辐射单元之间,外筒Ⅰ与外筒Ⅱ之间设有形成扼流槽的间隙;所述扼流单元中所在的第一节内导体的表面均设置有绝缘层,第一节内导体远离辐射单元的一端部为所述馈电口;所述外筒Ⅱ靠近辐射单元的一端部设有环状封盖Ⅰ,所述封盖Ⅰ的外圆边缘与外筒Ⅱ固定连接,封盖Ⅰ的内圆边缘抵靠在第一节内导体的绝缘层上;所述封盖Ⅰ与辐射单元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形成辐射口Ⅰ。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辐射单元包括有与第一节内导体同轴的第二节内导体Ⅰ、第二节内导体Ⅱ和外筒Ⅲ,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Ⅰ为筒状,第二节内导体Ⅱ为柱状;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Ⅱ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节内导体和第三节内导体固定连接,第二节内导体Ⅱ、第三节内导体、第一节内导体的直径大小依次由大到小设置;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Ⅰ嵌套在第一节内导体的外围,第二节内导体Ⅰ的内表面抵靠在第一节内导体的绝缘层上;所述第二节内导体Ⅰ与第二节内导体Ⅱ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处所在的第一节内导体的段落为裸露导体;所述外筒Ⅲ嵌套在第二节内导体Ⅰ和第二节内导体Ⅱ的外围,所述外筒Ⅲ靠近扼流单元的一端部与扼流单元的封盖Ⅰ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形成所述辐射口Ⅰ,外筒Ⅲ靠近阻抗变换单元的一端部与阻抗变换单元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形成辐射口Ⅱ。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阻抗变换单元包括有与第三节内导体同轴的外筒Ⅳ,所述外筒Ⅳ靠近辐射单元的一端部设有环状封盖Ⅱ,所述封盖Ⅱ的外圆边缘与外筒Ⅳ固定连接,封盖Ⅱ的内圆边缘抵靠在第三节内导体的表面上;所述封盖Ⅱ与外筒Ⅲ之间设有间隙从而形成辐射口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5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频去藕的基站天线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