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2234.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刚;贺龙海;黄清武;杜成平;唐邦正;任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7/14 | 分类号: | C07C17/14;C07C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44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照引发 反应釜 邻氯甲苯 玻璃管 汞灯 邻氯三氯甲苯 外循环管 氯化反应 合成 空气压缩机 安全隐患 反应效率 启动循环 压缩空气 氯气 循环泵 外部 减小 外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釜中加入邻氯甲苯,启动循环泵,开启光照引发器的汞灯,打开空气压缩机,向光照引发器中通入压缩空气,再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和光照引发器,在反应釜外设置外循环管,在外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光照引发器包括外壳、玻璃管和汞灯,玻璃管和汞灯均设置在外壳内,玻璃管与外循环管连接,汞灯位于玻璃管外。本发明在反应釜的外部外接一个光照引发器,在反应釜的外部光照引发氯化反应,有效缩短氯化反应周期,提高反应效率,减小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邻氯三氯甲苯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现有的生产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反应液中加入引发剂,引发氯化反应,二是通过光照引发氯化反应,在第一种方法中,常用的引发剂易爆炸,安全系数低,并且引发剂的加入量不以控制,以至于影响产物的纯度;在第二种方法中,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定期清理设备,增加了劳动成本,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在光引发的条件下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及合成所使用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反应釜中加入邻氯甲苯,启动循环泵,开启反应釜外的光照引发器的汞灯,再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
进一步的,在反应时,所述的反应釜中的压强为0.01-0.03Mpa,温度为10-120℃。
进一步的,在开始向反应釜中通入氯气时,氯气的流量为5L-15L/min,当反应釜中邻氯三氯甲苯含量为80-85%时,调节氯气的流量1-3L/min。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循环流量为30-80L/h。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反应釜中还可以加入引发剂,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进一步的,在开启汞灯后,向光照引发器中通入用于冷却的压缩空气。
一种邻氯甲苯合成邻氯三氯甲苯的装置,包括反应釜和光照引发器,在所述的反应釜外设置外循环管,在所述的外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的光照引发器包括外壳、玻璃管和汞灯,所述的玻璃管和汞灯均设置在所述的外壳内,所述的玻璃管与所述的外循环管连接,所述的汞灯位于所述的玻璃管外。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循环管的进口设置在所述的反应釜的底部,所述的外循环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反应釜的顶部。在所述的反应釜的外壁设置有冷却套,在所述的冷却套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的冷却套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玻璃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外循环管的直径,所述的外循环管的长径比为5-15:1,所述玻璃管的体积是所述的反应釜体积的0.1-2%。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外循环管和所述的尾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冷凝器。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光照引发器上连接有空气压缩机,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用于向所述的光照引发器中通入压缩空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中,在反应釜外设置有外循环管,在外循环管上连接有光照引发装置和循环泵,循环泵将反应釜中的反应液循环到光照引发器的玻璃管中,在汞灯的照射下,引发氯化反应;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将光引发装置设置在反应釜本体外,避免反应液与玻璃管的外壁接触,同时将玻璃管设在反应釜外,减小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合成效率。在使用本发明的装置时,先向反应釜中加入邻氯甲苯,开启循环泵,将反应釜中的反应液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2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