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41922.9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东;孙翌;鞠志浩;李晓;张佳晨;张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28 | 分类号: | G01B11/28;G01B1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内壁 激光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检测机构的前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块、固定座、第一电机;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块、第一电机均位于固定座内部,所述固定座为腔体结构;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连接块固连,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延管道的径向;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一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固定座内部;第一电机带动连接块绕管道的轴向旋转,进一步带动激光位移传感器绕管道的轴向旋转,所述固定座周向外壁设有槽口,作为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通道;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可精确地获取疵病面积及深度,运行更加平稳,可满足不同口径管道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光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管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对金属管道内凹槽磨损等疵病的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严重者会直接影响到管道泄漏问题,因此对管道内壁疵病的检测十分重要。传统管道内壁疵病检测方法是通过光电窥膛仪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部分类型疵病采用几何参数进行描述,但由于光电窥膛仪本身分辨率较低,所以对一些较为细小的疵病无法检测,同时图像分析技术也无法对疵病的深度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检测设备分辨率较低,无法检测细小疵病,且无法对疵病的深度进行测量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检测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于检测机构的前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块、固定座、第一电机;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连接块、第一电机均位于固定座内部,所述固定座为腔体结构;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与连接块固连,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方向延管道的径向;所述连接块上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一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固定座内部;第一电机带动连接块绕管道的轴向旋转,进一步带动激光位移传感器绕管道的轴向旋转,所述固定座周向外壁设有槽口,作为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本发明的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扫描疵病,更精确地获取疵病面积及深度。
(2)本发明采用电机驱动的驱动机构,有效避免了检查装置在管道内打滑卡死等现象。
(3)本发明驱动机构的驱动轮采用弹性结构,可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检测,同时对管道内壁有更好的抓力,可使设备运行更加平稳。
(4)本发明采用导向机构,可以使检测设备运行更加平稳,极大地避免了检查装置在检测过程中旋转产生的误差。
(5)本发明导向机构还设有弹性机构,可满足不同口径管道的检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道内壁激光检测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检测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安装座剖视图。
图4为驱动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轮轴向与管道轴向夹角示意图。
图6为驱动轮机构的剖视图。
图7为驱动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动力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安装座剖视图。
图10为导向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19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