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40160.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7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占正奉;马国清;方敏;陈学萍;宋杰;高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0 | 代理人: | 黄福伟 |
地址: | 234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相 增效 污水处理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稀释罐、预酸化罐和厌氧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罐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设置在预酸化罐侧部的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且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预酸化罐的顶部连通;所述预酸化罐的底部通过管道与固定连接在厌氧池侧部的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且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厌氧池的顶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罐的正面开设有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上设置有容积刻度线;所述稀释罐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第二进液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酸化罐的内部垂直转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预酸化罐底部的一端贯穿预酸化罐的顶部并延伸到预酸化罐的外部;所述搅拌轴上且位于预酸化罐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预酸化罐的顶部设置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与酸化罐的顶部开设有第三进液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腔的底部设置有氨浓度检测传感器和氮浓度检测传感器;所述厌氧池的顶部控制箱,且控制箱的正面转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安装有操控屏;所述控制箱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氨浓度比较器、氮浓度比较器、第一反馈模块、第二反馈模块和电源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浓度检测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氨浓度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氨浓度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反馈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氮浓度检测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均与氮浓度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氮浓度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反馈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水泵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设备的输出端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氨浓度检测传感器和氮浓度检测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一种多相增效氮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稀释多相增效氮:
将多相增效氮通过第一进液口倒入稀释罐中,并记录下所倒入多相增效氮的体积;在通过第二进液口向稀释罐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水与多相增效氮的体积比10:1。
S2、多相增效氮与污水混合:
将稀释后的多相增效氮溶液通过第一水泵抽入预酸化罐中,并将污水通过第三进液口进入到预酸化罐中与多相增效氮溶液接触;通过转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搅拌叶对污水和多相增效氮溶液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0.5-1h。
S3、厌氧处理:
将混合后的污水和多相增效氮溶液通过第二水泵抽入到厌氧池内进行厌氧处理,通过氨浓度检测传感器和氮浓度检测传感器来实时检测厌氧池内的氨和氮的浓度来通过中央处理器来控制第二水泵的开关,为厌氧池中不断提供污水和多相增效氮溶液进行厌氧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未经山鹰国际控股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40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刀具抓取装置
- 下一篇:可伸缩的复合材料桁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