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9870.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9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董祥;杨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10 | 分类号: | F23G7/10;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10008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输送机构 烟气净化机构 秸秆焚烧 处理装置 烘干机构 排放机构 热气循环 还田 秸秆 焚烧 秸秆粉碎机构 秸秆捡拾 净化 热空气 热烟气 烘干 清洁 | ||
1.一种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分别连接在所述机体上的秸秆捡拾机构、秸秆输送机构、秸秆粉碎机构、秸秆焚烧机构、焚灰排放机构以及烟气净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气循环烘干机构,所述热气循环烘干机构连接在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和秸秆输送机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循环烘干机构包括:
秸秆输送通道部,沿所述秸秆输送机构设置;以及
热气循环通道部,连接于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和秸秆输送通道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输送通道部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热气循环通道部,所述排气口高于所述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机构包括将热烟气净化后形成的清洁热空气输送至所述烟气净化机构的输送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机构,所述焚灰排放机构包括与所述水箱机构相连的喷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净化机构设置于所述秸秆焚烧机构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机构设置于所述烟气净化机构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捡拾机构、秸秆输送机构、秸秆粉碎机构、秸秆焚烧机构、焚灰排放机构以及烟气净化机构依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捡拾机构、秸秆粉碎机构、秸秆输送机构、秸秆焚烧机构、焚灰排放机构以及烟气净化机构依次连接。
10.一种秸秆焚烧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秸秆捡拾机构捡拾秸秆;
S200,通过秸秆输送机构对秸秆进行输送;
S300,通过秸秆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
S400,粉碎后的秸秆通过秸秆焚烧机构进行焚烧;
S500,焚烧后的秸秆粉末经焚灰排放机构排出还田;
S600,焚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焚灰排放机构进入烟气净化机构进行净化成清洁热空气,设置一热气循环烘干机构连接在烟气净化机构和秸秆输送机构之间,以使清洁热空气对所述秸秆输送机构所输送的秸秆进行烘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00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一沿所述秸秆输送机构放置的秸秆输送通道部,净化后形成的清洁热空气通过秸秆输送通道部以对所输送的秸秆进行烘干。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0还包括如下步骤:设置一喷淋器于所述焚灰排放机构中,通过喷淋器对燃烧后的秸秆粉末喷洒水或营养液等喷淋液体,被喷淋后的秸秆粉末再排出还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秸秆焚烧还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秸秆输送机构、热气循环烘干机构对秸秆进行输送烘干后,再通过秸秆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或先通过秸秆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后,再通过秸秆输送机构、热气循环烘干机构对粉碎后的秸秆进行输送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8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RTO系统排放氮氧化物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锅炉内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