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吸波加气砖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9734.2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6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成;丁兆堂;卢松;伏广好;杜鹏;徐淑伟;许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34 | 分类号: | C04B28/34;C04B38/10;C04B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吸波加气砖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轻质吸波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处理高炉矿渣,步骤2)制备污泥陶粒,步骤3)酸解污泥,步骤4)处理麦糠,步骤5)制备加气砖。本发明制备方法简易可行,其制备的加气砖吸波频率宽,吸波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吸波加气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露的现象,叫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形态存在的物质。人类生存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它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及其他星球也从外层空间原原不断地产生电磁辐射。随着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设备高频化、数字化,电磁辐射等在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设备、系统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危害,因此,被国际公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后的第4大公害。电磁波的危害较多,第一,其是造成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辐射量与患病比例呈正相关;第二,影响人的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子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流产胎儿畸形等;第三,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经期紊乱,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免疫功能下降等。
水泥是用于承载及维持建筑物形状运用较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纯水泥并不具备电磁波的屏蔽吸收作用,通常采用电磁屏蔽材料来填充水泥使其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波的辐射和泄漏,但这种材料通常只是将电磁波反射回去,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不能从根本上削弱和消除电磁波。且现有的吸波材料具有频带窄、吸收效能低、成本高、稳定性差、环境适应差等缺陷。
陶粒即是陶质的颗粒,外观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球体或是圆柱体。陶粒的表面附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这层外壳是陶质或釉质,用来隔水保气,并且使陶粒具有较高的强度。陶粒具有筒压强度高、密度小、吸水率低、软化系数高、抗冻性良好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优异的性能,使得陶粒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石油化工领域、园艺园林领域等,目前陶粒的应用领域还在继续扩大。陶粒已经开始用于替代混凝土应用于加气砖制备领域。氨基酸生产企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其成分较为复杂,处理污泥是企业的一大难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对资源还是一种浪费。目前来看,焚烧是处理污泥的主要手段,焚烧后的灰渣可用于建筑材料。如何将污泥进行合理利用,与建筑材料相结合,是氨基酸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轻质吸波加气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轻质吸波加气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处理高炉矿渣,步骤2)制备污泥陶粒,步骤3)酸解污泥,步骤4)处理麦糠,步骤5)制备加气砖。
进一步地,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处理高炉矿渣:将高炉矿渣经过破碎机破碎,然后送至球磨机,磨至粒径为100目的矿渣粉;
步骤2)制备污泥陶粒: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至含水量为70-80wt%,然后与粉煤灰以及粘土按照5-9:3-5:1-2的质量比混合,然后200rpm搅拌5min,再添加到球磨机中球磨至混合料粒度为50目;然后进入滚筒造粒机造粒,控制粒径为1-2mm,再置于90-100℃条件下,烘干1-2小时,然后放入燃气回转窑中,在1200-1300℃煅烧,10-15min,冷却至室温,制得污泥陶粒;
步骤3)酸解污泥: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至含水量小于40wt%,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20wt%,再添加相同质量的5M盐酸溶液中,加热至85-90℃,保温条件下水解7-8h,再以1000rpm离心3-5min,收集沉淀,即得发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9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