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7878.4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捷仕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内抽芯滑块 机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包括左内扣位滑块、右内扣位滑块、顶针、内推块、凹槽以及钢轮,左内扣位滑块设置在内推块左侧,且左内扣位滑块与模仁相贴合,右内扣位滑块安装在内推块右侧,且右内扣位滑块与模仁相贴合,顶针安装在内推块内中部位置,内推块设置在下模板中部位置,该设计提高了塑胶产品与模仁的贴合度,避免了空气进入塑胶产品内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塑胶产品的表面质量,凹槽开设在导向孔内环形侧面左部位置,钢轮安装在凹槽内,且钢轮通过转轴与凹槽相连接,该设计降低了导向块与导向孔之间的摩擦系数,本发明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导向精度好,产品合格率高,稳定性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属于模具技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在加工塑胶产品时,极易造成塑胶产品表面出现气泡,表面质量不高,不合格率高;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模具导向块长时间与导向孔摩擦,极易造成导向块磨损,影响其导向精度,所以急需要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导向精度好,产品合格率高,稳定性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包括装置主体、滑块机构以及导向组件,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下模板、导向块、模仁以及导向孔,所述导向块上端固定在上模板下表面上,所述模仁设置在下模板中部位置,所述导向孔开设在下模板左侧,所述滑块组件设置在下模板中部位置,所述滑块组件包括左内扣位滑块、右内扣位滑块、顶针以及内推块,所述左内扣位滑块设置在内推块左侧,且左内扣位滑块与模仁相贴合,所述右内扣位滑块安装在内推块右侧,且右内扣位滑块与模仁相贴合,所述顶针安装在内推块内中部位置,所述内推块设置在下模板中部位置,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凹槽、钢轮以及转轴,所述凹槽开设在导向孔内环形侧面左部位置,所述钢轮安装在凹槽内,且钢轮通过转轴与凹槽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块中轴线与导向孔中轴线在同一纵向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内扣位滑块与右内扣位滑块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内推块中部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顶针装配在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对称设置在导向孔内,且两组导向组件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钢轮设有四组以上,四组以上所述钢轮等距排布在凹槽内,且四组以上钢轮均通过转轴与凹槽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因本发明添加了左内扣位滑块、右内扣位滑块、顶针以及内推块,该设计提高了塑胶产品与模仁的贴合度,避免了空气进入塑胶产品内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塑胶产品的表面质量,解决了原有注塑模具在加工塑胶产品时,极易造成塑胶产品表面出现气泡,表面质量不高,不合格率高的问题。
因本发明添加了凹槽、钢轮以及转轴,该设计大大降低了导向块与导向孔之间的摩擦系数,避免了导向块的磨损,解决了原有注塑模具导向块长时间与导向孔摩擦,极易造成导向块磨损,影响其导向精度的问题。
因本发明添加了通孔,该设计便于顶针的安装,本发明结构新颖,实用性强,导向精度好,产品合格率高,稳定性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注塑模具内抽芯滑块机构中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捷仕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捷仕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养护剂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张图”模式的煤矿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