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7865.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9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潘靖;万和春;苏明;方晓;沈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维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7/08 | 分类号: | B66F7/08;B66F7/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 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固接 托板 便携式汽车 横向架体 倾斜顶端 液压装置 转动连接 顶面板 底端 剪式 尾板 升降台 垂直螺纹连接 竖向支撑杆 顶端支撑 焊接连接 汽车尾板 竖向设置 装置结构 精准度 竖直 外壁 紧凑 升降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所述L型车架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支撑固接U形推杆的倾斜顶端,所述U形推杆的倾斜底端固接在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上,所述U形推杆的倾斜顶端的外壁上焊接连接托板,在托板的顶面板上分别设置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螺栓Ⅰ、竖直方向上的V型托块,所述V型托块的底端固接竖向设置的调节螺栓Ⅱ,所述调节螺栓Ⅱ垂直螺纹连接安装在托板的顶面板上;所述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上转动连接剪式架的底端,所述剪式架的顶端转动连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固定安装设置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螺栓Ⅲ。采用本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输便捷,使用方便,精准度高,提升了汽车尾板安装速度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应用于汽车尾板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尾板是安装于厢式货车和各种车辆尾部的一种以车载蓄电池为动力的液压起重装卸设备。作为一种随车运输装卸工具,它可以极大提高装卸的效率和便利性。在我国沿海一线城市,物流业发达,货物的装卸频繁,由此汽车尾板得到广泛使用。然而,汽车尾板多数为出厂后在4S店或客户车辆使用现场安装,安装地点的不确定性给汽车尾板的安装带来了很大不便。当前行业中汽车尾板安装多数采用液压千斤顶或人力抬装等方式。存在安装难度大,操作不便捷,劳动强度大,水平高度难以控制,容易装斜装偏,精准度差等缺陷。安装后的汽车尾板要求与车厢底部水平且前后、左右间隙一致,这就对汽车尾板横梁的安装精准度提出严格要求。如何能够快速而又精准地安装好一台汽车尾板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我们设计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输便捷,使用方便,精准度高,大大提升了尾板安装的速度和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汽车尾板安装液压装置,包括:L型车架、U形推杆,所述L型车架的竖向支撑杆的顶端支撑固接U形推杆的倾斜顶端,所述U形推杆的倾斜底端固接在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上,所述U形推杆的倾斜顶端的外壁上焊接连接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面板呈水平平齐设置,且在托板的顶面板上分别设置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螺栓Ⅰ、竖直方向上的V型托块,所述V型托块的底端固接竖向设置的调节螺栓Ⅱ,所述调节螺栓Ⅱ垂直螺纹连接安装在托板的顶面板上;所述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上转动连接剪式架的底端,所述剪式架的顶端转动连接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尾端垂直焊接连接竖向的限位尾端板,所述升降台上固定安装设置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螺栓Ⅲ,所述调节螺栓Ⅲ与限位尾端板之间为间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剪式架为X型交叉的两根转动板在中间转动部转动收合或打开,且X型交叉的两根转动板形成的剪式架底端与L型车架之间为固定转动连接安装,X型交叉的两根转动板形成的剪式架顶端与升降台之间为固定转动连接安装。
优选的,所述剪式架在中间转动部上方的一侧转动板转动连接倾斜状的工作油缸的伸缩端,所述工作油缸倾斜底端由L型车架转动支撑安装,所述工作油缸通过油管与L型车架外部单独设置的手动液压泵形成液压油路系统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的四角位置处均焊接设置螺纹块,所述螺纹块内螺纹连接竖向设置的调节螺栓Ⅳ。
优选的,所述L型车架的横向架体由四个万向轮转动支撑。
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托板上的水平方向上的调节螺栓Ⅰ作用在车厢后端面上可调节整个尾板的水平前后距离,实现尾板前后的精准度调节。
2、通过转动托板上的竖向的调节螺栓Ⅱ带动V型托块上下调整高度,可调节尾板摇臂的上下高度,实现尾板上下的精准度调节。
3、通过转动升降台上的调节螺栓Ⅲ水平顶紧尾板横梁,使得尾板横梁在限位尾端板的相互抵触作用下,使得尾板横梁竖直,实现了通过调节螺栓Ⅲ的调节解决了尾板横梁与地面的垂直度问题,不易装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维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维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7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