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854.7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黄传曦;薛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3/14 | 分类号: | F16L13/14;F16L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吕战竹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连接 结构 具有 汽车空调 系统 | ||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和压接环,所述连接体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端头部分上,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连接体的径向外侧,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压接环径向向内挤压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的重叠部位,使得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产生径向向内凹进的局部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外侧的外管,所述压接环用于套装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外侧,其中,所述外管具有管壁厚度变大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内径尺寸,使得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在所述压接环的对应区域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继而挤压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径向向内凹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固定在所述外管的径向内侧,用于套装在被连接管件的径向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内管的局部区域在所述被连接管件的对应部位的挤压作用下径向向内凹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通过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成整体;或者,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内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对接,形成铆接面或焊接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第一区域中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的第一环形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轮廓包括第一锥形段,用于形成第一装配引导面,以便对所述压接环的装配过程进行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轮廓还包括第二锥形段,所述第二锥形段的大端与所述第一锥形段的大端平滑连接,所述第二锥形段用于防止所述压接环在装配状态下产生回退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接环的内壁包括靠近第一端部的第一锥形壁,所述第一锥形壁的大端靠近第一端部,以用于形成第二装配引导面,以便对所述压接环的装配过程进行引导;
和/或,所述压接环的内壁包括靠近第二端部的第二锥形壁,所述第二锥形壁的大端远离第二端部;
和/或,所述压接环的壁厚大于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在装配状态下的对应部位的壁厚之和。
10.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产生局部变形之前,所述连接体和所述被连接管件之间存在径向间隙,以用于设置密封胶;
和/或,所述连接体的外壁上设有止挡结构,用于对所述压接环进行轴向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为直通式接头结构、三通式接头结构或直角式接头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径向尺寸相同,以用于连接管径相同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径向尺寸不同,以用于连接管径不同的第一管件和第二管件。
13.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多个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之一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用于连接不同的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8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型变电站预制舱
- 下一篇:一种特殊的简易型液体流量转移控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