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6367.0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尹恒;谢红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J3/24;C08L5/08;C08K3/32;A61K9/51;A61K47/3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纳米颗粒 聚糖 种壳 壳聚糖纳米颗粒 高压均质法 制备壳聚糖 交联凝胶 粒径分布 天然多糖 壳聚糖 粒径 收率 用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颗粒具体制备步骤如下:以天然多糖材料壳聚糖为原料,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交联凝胶化法,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应用该方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范围在20‑2000nm,粒径分布均匀,收率高;用时短,效率高,制备简便,可大规模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采用高压均质结合交联凝胶化制备壳聚糖纳米颗粒的方法。
技术背景
天然多糖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壳聚糖作为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粘膜粘附性、免疫诱导活性,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由壳聚糖制备的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改变给药途径、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以缓释、控释、靶向释放药物等。随着药物制剂研究的发展,壳聚糖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药物缓控释尤其是微/纳米缓控释载体材料,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现有壳聚糖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有离子交联、乳化-交联、复凝聚等方法。离子交联、复凝聚法要求溶液为稀溶液,且离子液、带相反电荷的材料溶液加入要求逐滴、缓慢加入,工艺复杂、费时;乳化-交联法制备过程中需加入有机溶剂,需要后续处理工艺,且难以避免有机溶剂残留,具有潜在的毒性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制备工艺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便、高效,易于放大,绿色环保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1)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三聚磷酸钠溶液,得到纳米凝胶。
(2)将所得纳米凝胶转入高压均质机,在均质条件下再加入交联剂交联,反应结束后,离心,透析,得纳米粒子。
其中的壳聚糖的分子量为100-500kDa,脱乙酰度大于90%。
其中的交联剂为京尼平、戊二醛、乙二醛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其中的壳聚糖溶液浓度为壳聚糖占水相混合液质量百分比为0.1%-2%。
其中的三聚磷酸钠溶液浓度为三聚磷酸钠占水相混合液质量百分比为0.01%-0.5%。
其中的醋酸溶液为冰醋酸占水相混合液质量百分比为1-2%的醋酸溶液。
其中的壳聚糖与三聚磷酸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3。
其中的壳聚糖与交联剂得质量比为1:1-0.25。
其中步骤(1)所述搅拌速度1000-2000r/min。
其中步骤(2)所述均质条件为50-120MPa均质5-15min,温度控制小于60℃。本发明先制备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凝胶,再在均质条件下通过交联制备得壳聚糖纳米粒子,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易于放大,绿色环保的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得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均一、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法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子粒径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6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