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紫苏叶中提取天然食品口感调节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5735.X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5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司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千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30 | 分类号: | A23L27/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柳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67 | 代理人: | 杨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新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苏 提取 天然 食品 口感 调节剂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叶从紫苏叶中提取天然食品口感调节剂的方法。取紫苏的新鲜叶片,去除生长不良部分后,采用一定质量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清洗干净,粉碎,干燥,得到紫苏叶粉末;将紫苏叶粉末加入过量的食盐在砂磨机中研磨,同时辅助离子束,然后以纯乙醇为溶剂,加入回流提取装置中进行加热回流,紫苏叶粉末的细胞壁被破坏,紫苏醛和酯类逐渐被析出并溶于乙醇中,然后进行抽滤,将滤液加热除去乙醇,进一步水洗,除去食盐,干燥得到食品口感调节剂。该方法不但提取效率高,而且保证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克服了采用有毒溶剂提取食品添加剂的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从紫苏叶中提取天然食品口感调节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高热量食品特别是糖类物质的过量摄取所引起的疾病,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低热量天然甜味添加剂来满足对甜味食品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甜味剂为数不多,根据来源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天然甜味剂,是指自然界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天然合成的一种成分,经提取加工而得的产品。第二类为化学合成甜味剂,是指利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类具有甜味的化合物,此类以糖精为主的化学合成甜味剂的比重比较大,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因此开发和利用食用安全且质量更佳的天然甜味剂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目前为止国内外已开发的天然甜味剂产品屈指可数。如甜菊糖、新橙皮苷、罗汉果苷、甘草甜素,甜茶素,甜味蛋白和醇类糖等。其中甜菊糖易溶于水,与蔗糖、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混合使用时,不仅甜菊糖苷甜味更纯正,且甜度可起到协同增效效果。新橙皮苷橙汁等饮料中的主要苦味物质之一,且使用浓度低于其它甜味剂,具有较高的耐酸性,适合于清凉饮料的生产。罗汉果苷,是三萜类葡萄糖甙,食用安全、甜度高、热量小等特征,甜度为蔗糖的260倍,热量仅为蔗糖的1/50,甜味类似甜菊糖,无不适后味,芬芳可口,是添加到水果饮料中的理想选择。甘草甜素具有低热能、安全无毒和较强的医疗保健功效,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患者使用的最理想甜味剂。甜茶素其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而且热值低。与蔗糖并用,在含量为1%时,可使蔗糖的甜度提高3倍。甜蛋白甜度高、热量低、又不易被细菌所利用,该产品适于糖尿病、心血管病等患者食用,且能预防儿童龋齿。醇类糖包括木糖醇、甘露醇、山梨醇等,具有纯正的甜味,安全无毒,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和食物中。由此可见,各类天然甜味剂适用范围广,适用性好。
随着人类对植物的不断研究和开发,发现其中有许多植物的根、茎、叶或果实等含有非常丰富的具有甜味的非糖类化合物,甜度高且低热量,应用于人类生活中是一类非常理想的非糖类天然甜味剂,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探索甜叶菊和神秘果等外引甜味植物的高效栽培生产方法,以及筛选具有潜力的甜味植物已经成为甜味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紫苏中含0.5%的紫苏油,油中含有50%的紫苏醛,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倍,是很好的甜味植物。现阶段甜味剂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醇提取、吸附法、浸提法、树脂法、分子筛法、醋酸铜法和硫化氢法,而萃取技术有膜分离技术、超滤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目前国内外在甜味植物的筛选和天然甜味剂提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刘金龙等人发明了一种从甜味绞股蓝中提取甜味素新工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636800.7),主要步骤为:选用甜味绞股蓝鲜全草或干全草为原料切成小段,经膨化切片机将其膨化切片破壁,用无离子水或磁化无离子水保温提取,提取液经过用板框机过滤除去残渣、针刺毡滤袋过滤除去尘沙颗粒物、二级超滤膜分离除去大分子多糖和蛋白、二级纳滤膜除去小分子黄酮、绞股蓝皂苷、脱水、电析脱盐、三效浓缩器浓缩等分离纯化步骤,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得甜味素产品。另外,针对紫苏醛的提取,王婧发明了一种采用新鲜紫苏叶提取紫苏醛和花色苷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200832.7),采用乙醇浸提、树脂吸附、常压精馏等方法获得紫苏醛和花色苷纯品,由于绿苏叶中成份复杂,采用酸水浸提和蒸馏提取相结合,既能避免花色苷的破坏,又能提高紫苏醛的产量;酸水提取能有效抑制新鲜紫苏叶中酶活性,也能保证花色苷在提取时稳定性。但该方法提取效率低,且难以保证食品安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千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千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巧克力味海鲜酱生产工艺
- 下一篇:利用盐地碱蓬制造植物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