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方法及其堆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5161.6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晓;罗剑英;李胜;杨宇辉;谢洋洋;杨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22F3/02;B22F3/03;B22F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金属粉末 加工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金属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①、堆模,先在主板对应的部位放置上部开口的方形模具,之后将金属粉末放置于方形模具内,通过下压块将金属粉末压成5‑10mm的方形块;②、成型,之后将模具取下,然后通过激光大光斑对金属粉末形成的方形块进行扫描,使其快速融化,并与主板连接成型,形成第一凸台③、打磨,之后通过打磨设备将产成型后的第一凸台打磨平整;④、循环,重复步骤①、②和③的操作,在第一凸台上继续形成后续的凸台,直至凸台的高度达到所需的高度,之后通过打磨设备将凸台的上部打磨光滑,本发明确保了凸台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同时节省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方法及其堆型模具。
背景技术
金属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产品,种类多样,其中板类金属产品的应用尤为广泛,为了使板类金属产品能够适应具体的应用环境,有时需要在金属板上加工凸台,其结构如图1所示,对于这类金属产品的加工方法多用,有直接焊接一块金属块的方式加工,这种加工方式会有明显的焊缝,进而会影响到凸台的正常功能,另一种加工方式是采用一整块金属块,通过切割和打磨的方式加工成带有凸台的金属板,这样加工方式极大的浪费了材料,导致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方法及其堆型模具,采用特定的模具使金属粉末挤压成方块,之后通过激光大光斑扫描的方式使金属粉末快速的融化并与主板形成整体,如此重复操作得到所需高度的凸台,然后通过打磨使凸台表面光滑,确保了凸台的正常功能不受影响,同时节省了材料成本。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①、堆模,先在主板对应的部位放置上部开口的方形模具,之后将金属粉末放置于方形模具内,通过下压块将金属粉末压成5-10mm的方形块;
②、成型,将模具取下,然后通过激光大光斑对金属粉末形成的方形块进行扫描,使其快速融化,并与主板连接成型,形成第一凸台;
③、打磨,通过打磨设备将产成型后的第一凸台侧面打磨平整;
④、循环,重复步骤①、②和③的操作,在第一凸台上继续形成后续的凸台,直至凸台的高度达到所需的高度,之后通过打磨设备将凸台的上部打磨光滑。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案为:一种采用金属粉末加工凸台的堆型模具,它包括与主板(1)配合的支撑台(3),所述的主板(1)的前后左右四边设置有堆模推进气缸(10),所述的堆模推进气缸(10)连接有堆模推进块(12),且四块堆模推进块(12)相互配合且能形成侧面封闭的开口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台(3)的四侧内嵌入有卡料气缸(4),所述的卡料气缸(4)连接有与主板(1)侧面配合的卡料块(5),所述的卡料块(5)的上部设置有锁紧安装块(6),所述的锁紧安装块(6)上开设有螺纹孔并配合有锁紧螺杆(7),所述的锁紧螺杆(7)的上部设置有锁紧手柄(8),下部连接有与堆模推进气缸(10)上侧配合的锁紧压盘(9),所述的锁紧压盘(9)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塑胶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堆模块(11)包括与堆模推进气缸(10)配合的堆模推进块(12),所述的堆模推进块(12)为内侧开口的腔体,且腔体内设置有侧部打磨电机(15),所述的侧部打磨电机(15)与堆模推进块(12)内侧设置的侧部打磨块(20)连接,所述的堆模推进块(12)的上部设置有挡块升降气缸(21),所述的挡块升降气缸(21)连接有倒L形的堆模挡块(22),所述的堆模挡块(22)竖直部分位于侧部打磨块(20)的内侧,四块堆模挡块(22)竖直部分相互配合且能形成侧面封闭的开口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51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