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3702.1 | 申请日: | 201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陈刚;鲁挺;王健;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信汇科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梦网荣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800 kv 5000 mw 换流 支柱 式阀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支柱式阀塔领域,尤其涉及±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损耗低、占地省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远距离大容量的电力输送,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换流阀是柔性直流输电的心脏,是直流电和交流电相互转换的桥梁,在柔性直流主设备中技术含量最高,挑战最大。
目前,公知柔直直流输电工程:南澳±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鲁西±350千伏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渝鄂±420千伏背靠背直流工程、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工程。电压等级已经从±160kV→±350kV→±420kV→±500kV,逐步提高到±800kV,阀塔高度由最初12米以下增加到16米,随着电压等级提高,阀塔高度、重量、重心的增加,想要满足抗震要求会变得十分困难。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提高阀段结构的整体性、应力分布均匀性和稳定性,使整体阀塔满足8度烈度抗震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包括多层阀段、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支撑固定多层阀段,每层阀段由若干阀段组成,所述阀段包括框架、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固定在框架内,框架由3组以上支撑部组成,每组支撑部由立柱、斜拉支撑、横向支撑梁、纵向支撑梁组成,立柱间横向由上下两根横向支撑梁固定,上下两根横向支撑梁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梁支撑固定,纵向支撑梁与立柱之间固定有斜拉支撑。
所述的多层阀段的顶端设有顶部屏蔽环和小屏蔽环,多层阀段的四周设有中间屏蔽环,底端设有底部屏蔽环;层与层之间的阀段设有层间绝缘子。
所述的阀段还包括绝缘梁、冷却水管、光纤槽、连接铜排;光纤槽固定在框架上,冷却水管通过框架固定在功率模块上方;连接铜排设置在阀段外侧,连接铜排与支撑部连接固定;绝缘梁固定在框架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由支撑绝缘子、连接槽钢组成,单根支撑绝缘子高度为9m以上,单根支撑绝缘子为不等长的多节结构,若干支撑绝缘子之间通过连接槽钢连接固定。
所述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外部连接有绝缘子屏蔽环。
所述的框架为铝合金框架。
所述的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固定连接有总冷却水管、总光纤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整体结构紧凑、相比传统形式占地空间减小25%;通过框架强化结构,支撑绝缘子间互连连接槽钢满足了8度烈度抗震要求,提高了阀段结构的整体性、应力分布均匀性和稳定性。功率模块采用多点支撑结构的框架支撑,提高功率模块的抗震性能,满足±800kV电压等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阀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小屏蔽环 2-顶部屏蔽环 3-中间屏蔽环 4-层间绝缘子 5-底部屏蔽环 6-绝缘子屏蔽环 7-连接槽钢 8-总冷却水管 9-支撑绝缘子 10-总光纤槽 11-框架 12-功率模块 13-绝缘梁 14-冷却水管 15-光纤槽 16-连接铜排 111-立柱 112-斜拉支撑 113-横向支撑梁 114-纵向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1、图2,±800kV/5000MW柔直换流阀支柱式阀塔结构,包括多层阀段、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多段支柱绝缘子结构支撑固定多层阀段,每层阀段由若干阀段组成,所述阀段包括框架11、功率模块12,功率模块12固定在框架11内,框架11由3组以上支撑部组成,每组支撑部由立柱111、斜拉支撑112、横向支撑梁113、纵向支撑梁114组成,立柱111间横向由上下两根横向支撑梁113固定,上下两根横向支撑梁113之间通过纵向支撑梁114支撑固定,纵向支撑梁114与立柱111之间固定有斜拉支撑112,见图3。框架11为铝合金框架11,质量轻,且牢固。
见图1,阀段还设有绝缘梁13、冷却水管14、光纤槽15、连接铜排16;光纤槽15固定在框架11上,冷却水管14通过框架11固定在功率模块12上方;连接铜排16设置在阀段外侧,连接铜排16与支撑部连接固定;绝缘梁13固定在框架11的上部和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信汇科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梦网荣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荣信汇科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梦网荣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3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冬季温室大棚种植黄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草莓的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