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儿乳糖不耐受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32713.8 申请日: 2017-12-13
公开(公告)号: CN108013453A 公开(公告)日: 2018-05-11
发明(设计)人: 尤俊;季敬东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奥医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33/00 分类号: A23L33/00;A23L33/19;A23L33/185;A23L33/17;A23L33/175;A23L33/16;A23L33/15;A23L33/155;A23L33/125;A23L33/135
代理公司: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竺路玲
地址: 201400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儿 乳糖 耐受 专用 临床 营养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小儿乳糖不耐受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包括如下组分及其重量份数:15‑22份蛋白质、6‑10份脂肪、43‑58份碳水化合物、7‑10份膳食纤维、0.01‑0.15份常量元素、0.001‑0.004份微量元素、0.001‑0.003份脂溶性维生素、0.01‑0.03份水溶性维生素、0.005‑0.02份膳食精华、0.0005‑0.5份药食同源成分、0.05‑0.4份天然植物化合物以及0.01‑0.02份新资源食品;本发明还提供涉及两种上述临床营养配方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为患有乳糖不耐受儿童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强化钙吸收,同时缓解小儿乳糖不耐受患者的腹泻症状,调理肠道,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增强儿童机体免疫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儿乳糖不耐受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糖是一种双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在摄入乳糖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腹鸣、腹泻等症状称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受症人群在摄入乳糖之后,由于身体本身缺乏乳糖酶,摄入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肠道细菌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腹胀、放屁。过量的乳糖还会升高肠道内部的渗透压,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腹泻;当未分解吸收的乳糖进入结肠后,被肠道存在的细菌发酵成为小分子的有机酸如醋酸、丙酸、丁酸等,并产生一些气体如甲烷、H2、CO2等。

小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大约为48%-58%。大部分具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宝宝是因为肠道先天缺乏乳糖酶,致使乳糖在小肠内不能被水解而直接进入大肠,在大肠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气体,刺激肠道因而导致腹痛、腹胀和腹泄,由于小儿大肠清除能力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所以腹泄更明显,无论是吃母乳还是牛奶的宝宝均可发生。小儿乳糖不耐受主要症状表现为胀气(比如打嗝、涨肚、吐奶)和腹泻。

婴幼儿是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全面均衡地补充营养,否则会导致体魄发育缓慢、身段虚弱、便秘、反应愚钝等一系列问题。例如,若因为乳糖不耐受症状而去掉宝宝饮食中的乳制品,会导致宝宝所需的钙源不足,影响宝宝的骨骼和牙齿健康生长;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症状,会导致婴儿排便增多,影响婴儿的肠胃吸收功能。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乳糖不耐受的可改吃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豆浆、米面制品,但相对于母乳喂食,非母乳喂食缺少宝宝生命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物质、抗菌强壮物质、生理调节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降低宝宝的免疫能力。

研究表明,肉桂、葛根、白术、茯苓、麦芽、甘草、延胡索、干姜、防风、木香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的功效,可缓解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有助于恢复肠胃吸收功能。此类药物对于肠道功能紊乱造成的腹泻具有很好的恢复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儿乳糖不耐受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根据小儿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营养特点,恰当地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量配比比例进行调整,停止进食高脂肪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逐渐恢复消化功能;不添加牛奶蛋白和乳糖,同时适当添加乳清蛋白和益生菌。保证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素,强化钙吸收,且能够有效应对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等症状,调理肠道,尽快恢复儿童的肠胃吸收功能,提高对营养的吸收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使儿童在恢复期尽快增加体重和全面改善肌体营养状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医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医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27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