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催化剂高储氧量Al2O3-CeO2-ZrO2-TiO2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31672.0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永万;江彩义;潘再富;冯丰;朱敬芳;栗云彦;刘锋;胡晋铨;张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10 | 分类号: | B01J23/10;B01J33/00;B01D53/94;B01D53/62;B01D53/5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氧 制备 催化剂 储氧材料 车用 机动车尾气净化 大分子分散剂 高温焙烧 环境友好 控制过程 生产设备 涂层材料 贵金属 凝胶法 可用 生产成本 合成 简易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车用催化剂高储氧量Al2O3‑CeO2‑ZrO2‑TiO2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储氧材料由Al2O3、CeO2、ZrO2和TiO2按照一定比例,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具有高的比表面积(约180m2/g)和储氧容量(约800μmol/g)。同时,本发明涉及的AlCeZrTiOx涂层材料,经1000℃的高温焙烧4h,其比表面积仍高于80m2/g,储氧量高于480μmol/g,可用于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中。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储氧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脱离了贵金属、大分子分散剂的使用,大大降低其生产成本,具有控制过程简单,生产设备简易、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催化剂高储氧量Al2O3-CeO2-ZrO2-TiO2(缩写为AlCeZrTiOx)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氧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机动车尾气成为城市中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其中污染物又以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为主。在汽车尾气排放的过程中,由于汽车频繁的进行启动、加速、刹车等操作,导致尾气成分复杂多变,从而使得贫燃、富燃氛围随机出现,增加了汽车尾气净化的难度。储氧材料因其能储/释氧,能够调节尾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比例,在贫燃条件下可以存储氧而在富燃条件下提供氧,使得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合物同时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因此,储氧材料储氧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尾气的转化效率。目前,CeO2和含Ce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储氧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尾气催化剂,但纯CeO2的热稳定性不高且储放氧主要依赖表面进行,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后比表面积大幅下降,使得其储氧性能大大降低,最终导致催化剂失效。因此研究工作者们的研究聚集在新型的铈锆储氧材料及其热稳定性,公开的Ce基储氧材料主要有如下:
公开号为CN10148424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储氧材料”,以稀土元素、过渡元素、碱土金属及贵金属为原料,通过稀土元素、碱土金属及锆的复合物与贵金属形成固溶体来提高材料的储氧性能。公开号为CN10579293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储氧材料”,采用Cu、Ag、Au、Pt、Pd、Rh、Ru、Ir和与它们混合的活性金属,还包含二元、三元或者更高元的混合氧化物,通过调整其混合比例,制备出具有较高储氧量的多元材料。以上两种储氧材料均通过贵金属来提高材料的储氧量,成本较高,用户难以接受。公开号为CN10312792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铈锆基固溶体稀土储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铈锆氧化物制备其硝酸盐,再调节酸碱度使铈锆共沉淀,经干燥后焙烧得到颗粒较小、比表面积较大、高温抗老化性能较强的铈锆储氧材料。该储氧材料新鲜氧的比表面高达120.18m2/g,但经1000℃热处理4小时后,比表面急剧降低至35.86m2/g,限制其在车用催化剂上的使用。公开号为CN104001492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铈锆基储氧材料的制备工艺”,以稀土碳酸盐为原料,通过溶料、调配、沉淀、保温处理、洗涤、灼烧和粉碎的工艺过程,制备出铈锆基储氧材料。该工艺以碳酸盐为原料,虽然能够制得孔结构较好的铈锆基储氧材料,但是碳酸盐较稳定,甚至在高达1000℃时也不能完全分解,从而使得铈锆基储氧材料的杂质含量较高且制备工艺较复杂。
上述公开的储氧材料,其储氧量均较高,但有的生产成本高,有的热稳定较差,有的难以避免含有较高的杂质。但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催化剂高储氧量AlCeZrTiOx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16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