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30363.1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1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助力车 用电 循环 化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装置,包括由若干个电池单元(1)构成的电池组合体,在电池单元(1)的顶面上分别设有加液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液孔(2)内同时插接有进液管(3)和排液管(4),进液管(3)的下端口延伸至隔板(5)的上方,排液管(4)的下端口延伸至电池单元(1)内并靠近加液孔(2)的下端口,电池单元(1)间又通过相邻的进液管(3)与排液管(4)上端口对接保持串联连通;在所述电池组合体的上方横设有循环导管(6),与进液管(3)和排液管(4)上端口对应的循环导管(6)上分别向下延伸形成进液端口(61)和排液端口(62),进液端口(61)和排液端口(62)分别对接在对应的进液管(3)和排液管(4)上端口上;在所述加液孔(2)外对应的进液管(3)和排液管(4)上套装有密封套(8);且在内化成时,调节循环导管(6)进口端的化成电解液输入压力和流量,使循环导管(6)内的化成电解液呈点滴状滴入对应的进液管(3)内,隔断了电解液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3)和排液管(4)为一体成型,且对应于进液管(3)和排液管(4)的下端部均向下向内延伸形成进液针管(31)和排液针管(41),进液针管(31)和排液针管(41)互配插接在加液孔(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液端口(61)上互配插接有滴嘴(7),滴嘴(7)的下端口延伸至进液管(3)内。
4.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步骤:
1)将进液管(3)和排液管(4)插接在电池组合体的各个电池单元(1)的加液孔(2)内;
2)取循环导管(6),各个电池单元(1)的进液管(3)和排液管(4)上端口对应的对接在循环导管(6)上;
3)将低密度的化成电解液自循环导管(6)的进口端输入,依次经过各个电池单元(1)后自循环导管(6)的出口端导出;
4)调节循环导管(6)进口端的化成电解液输入压力和流量,使循环导管(6)内的化成电解液呈点滴状滴入对应的进液管(3)内;
5)电池单元(1)上的极柱接电进行内化成充电;
6)清除电池单元(1)内的化成电解液;
7)将高密度的成品电池酸自循环导管(6)的进口端输入,依次经过各个电池单元(1)后自循环导管(6)的出口端导出,直至进口端与出口端酸密度一致;
8)电池单元(1)上的极柱接电进行抽酸充电2-3小时;
9)设定反向流动时间和反向流动次数,负压抽吸循环导管(6)进口端,循环导管(6)出口端直通大气,直至电池单元(1)内的游离酸全部抽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电池单元(1)内的化成电解液通过反向抽吸清除,再从循环导管(6)的进口端充入高密度的成品电池酸,或直接在循环导管(6)的进口端接入高密度的成品电池酸的方法清除电池单元内的化成电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助力车用电池酸循环内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的反向流动时间为4至10秒,反向流动次数为3至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303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极片固定机构及扣式电池
- 下一篇:全自动注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