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8559.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韩超;刘嘉靖;骆昕;汪宁溪;全锐;闫瑞;陈一蒙;邬洋;黄珊;戴金洲;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2C38/10;C22C38/08;C22C38/06;C22C38/14;C22C38/12;C21D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 缺口 标准 试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高纯度合金作为原料进行两次冶炼,将原料加工成长方体毛坯料;对长方体毛坯料进行退火,获取组织稳定的毛坯料;对组织稳定的毛坯料进行锻造及轧制,获取轧制板材;对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处理,获取材料组织结构稳定的成品坯料;对成品坯料进行热处理后采用特定的机械加工方式制取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本发明通过一定比例冶炼合金确保毛坯料纯度,通过退火获得组织稳定的毛坯料,通过锻造及轧制获取均匀的轧制板材,通过热处理确保成品坯料的组织结构一致,通过特定标准试样V型缺口加工方式确保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准物质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标准冲击试样是冲击能国家基准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冲击能基准量值传递的唯一手段。目前金属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试样,欧美等国的夏比V-型缺口标准冲击试样均有低、中和高三个能量级,其标准偏差在2%~4%之间。国家标准GB/T18658-2002和国际通用标准ISO148-3:2017都规定标准冲击试样为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样,且满足以下条件:从同一批标准试样中随机抽取不少于25个试样,能量低于40J的试样其标准偏差应为±2.0J;能量不低于40J的试样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为±5%。
由于影响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冲击能的因素很多,如材料本身夹杂、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缺陷、试样的加工制备过程、试验装备及试验温度的控制等,导致冲击能量值标准偏差较大,难以达到国标的要求,国家冲击能基准量值无法向下传递,研制符合国标要求能进行冲击能量值传递的标准冲击试样成为当前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制备符合国标的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通过高纯度合金的冶炼获取毛坯料,通过对毛坯料进行退火、锻造、轧制及热处理获取内部组织结构稳定的成品坯料,通过对成品坯料机械加工获得符合国标的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高纯度合金作为原料进行两次冶炼,将所述原料加工成长方体毛坯料;对所述长方体毛坯料进行退火,获取组织稳定的毛坯料;
对所述组织稳定的毛坯料进行锻造及轧制,获取轧制板材;
对所述轧制板材进行固溶处理,获得材料内部组织结构稳定的成品坯料;
对所述成品坯料进行进行热处理,获取冲击样品坯料;
对所述冲击样品坯料进行机械加工,获取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
其中,所述高纯度合金中含有:镍、铝、钛、钴、钼、碳、硼、磷、硫及铁,以所述高纯度合金采用的成分设计为(wt%):所述镍:18-19,所述铝:0.1-0.2,所述钛:0.3-0.5,所述钴:6-9,所述钼:3-6,所述碳:0.005-0.010,所述硼:0.001-0.002,所述磷:0.002-0.005,所述硫:0.0002-0.0005,钒:0,铬:0,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夹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两次真空炉冶炼合金确保毛坯料纯度,通过退火获得组织稳定的毛坯料,通过锻造及轧制获取组织均匀的热轧板材,通过固溶处理确保成品坯料的组织结构一致,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获取不同能量级的冲击样品坯料,通过新的V型缺口加工方式确保高能/超高能夏比V型缺口标准试样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85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体部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螺栓加工的方法及其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