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电动压接钳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5959.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博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H02G1/14;H01R43/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钳身 压接钳 电动压接钳 固定架 固定钳口 活动钳口 一端设置 压接头 握把 控制驱动电机 环形固定架 电机连接 发生危险 工作按键 用户携带 防滑套 固定的 内驱动 伸缩杆 体积小 掉落 轻便 脱手 启闭 握住 人手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动压接钳,包括钳身、以及钳身一端设置的机械压接头、以及钳身另一端设置的方便人手把握的握把;所述机械压接头包括与钳身固定的环形固定架、以及固定架内对应设置的固定钳口以及通过伸缩杆与钳身内驱动电机连接的活动钳口;所述固定钳口以及活动钳口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控制固定架启闭的开关;所述钳身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工作按键。这种电动压接钳体积小,重量相比普通压接钳要轻便,便于用户携带,而且用户在使用这种压接钳时,可以通过握把以及钳身上的防滑套很好的把握住压接钳,有利于用户快速完成作业,防止压接钳脱手掉落发生危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机械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动压接钳。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多次发生中间对接式铜铝过渡线夹断裂,造成电网停电的事故。为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根据相关要求,应对电网系统内采用的同类线夹全部进行更换。要完成此项工作,除停电程序繁琐外,在更换线夹施工过程中也面临难题,即:原有线夹均在变电站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或变压器套管连接的导线之间,位于高空,更换线夹需进行高空作业,而大型液压泵由于设备笨重,无法在高空进行作业,而使用普通的手动人工压接钳,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效率相当低下,将会大大增加作业时间,从而影响电网及时恢复送电。
现有技术中的压接钳普遍不便于携带,而且在进行压接作业时,用户不能很好的把持住压接钳,使用时容易从手中滑落,造成安全事故,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便携式电动压接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电动压接钳,包括钳身、以及钳身一端设置的机械压接头、以及钳身另一端设置的方便人手把握的握把;所述机械压接头包括与钳身固定的环形固定架、以及固定架内对应设置的固定钳口以及通过伸缩杆与钳身内驱动电机连接的活动钳口;所述固定钳口以及活动钳口上均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控制固定架启闭的开关;所述钳身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工作按键。
进一步的,所述钳身上设有方便人手把握的防滑套。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位于钳身中部,防滑套可以采用绝缘橡胶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按键设置在靠近握把的机体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握把上设有防滑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钳身内设有为驱动电机供电的电源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源模块包括钳身内设置的锂电池、以及钳身上设置的为锂电池充电的充电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这种电动压接钳体积小,重量相比普通压接钳要轻便,便于用户携带,而且用户在使用这种压接钳时,可以通过握把以及钳身上的防滑套很好的把握住压接钳,有利于用户快速完成作业,防止压接钳脱手掉落发生危险。这种电动压接钳在高空作业更换或安装设备线夹时,做到施工安全、操作组装简便、省力,施工工艺标准美观。较手动人工液压钳相比,这种电动压接钳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钳身;2-机械压接头;3-握把;4-固定架;5-固定钳口;6-活动钳口;7-连杆;8-凹槽;9-卡关;10-工作按键;11-防滑套;12-充电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博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博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59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