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设备用蒸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24105.2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军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备用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设备用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发源于中国人独有的印章文化,它是由拓石和盖印两种方法逐步发展而合成的,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了许多人的经验而成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7世纪,唐朝初期出现雕版印刷。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有记载的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术。1241年至1250年杨古为忽必烈的谋士姚枢用活字版印刷朱熹《小学》、《近思录》和吕祖谦的《经史论集》等书散布四方。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发明木活字版(亦有人支持宋代就有木活字本,而且提出了几种版本加以证明。其中常被人们提到的是被称为宋本活字本的《毛诗》。由于该书的《唐风·山有枢》篇内的一版中“自”字横排著,完全可以证明是活字版。王祯在《农书》中叙述木制活字:“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榍榍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王祯用木活字在1299年印刷六万字的《旌德县志》100部。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元朝(1271年-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 (1397-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1589年,西方的铅活字和印刷机传入中国,中国出版业开始以铅活字印刷出版图书。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最早的图书——《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铅活字本的《新旧约圣经》(汉字)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汉文铅字,1842年被报到香港1844年美国人谷玄在澳门设花华圣经书房,利用台约尔的这套铅字经营铅印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印刷设备用蒸馏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设备用蒸馏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通过销轴安装有端盖,且端盖的一端通过固定卡扣与装置主体固定,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设有用于蒸馏处理的蒸馏盒,所述蒸馏盒的安装有第一蒸馏装置,所述第一蒸馏装置的一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腔设有用于限制进出的端口,所述第一蒸馏装置的一端通过传输管安装有第二蒸馏装置,所述第一蒸馏装置的上端设有用于控制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通过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蒸馏装置和第二蒸馏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蒸馏装置通过导管安装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的一端设有用于出料连接管,所述蒸馏盒的内腔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检测装置,且检测装置的内腔设有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且装置主体的外端设有与蓄电池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腔设有用于控制元件的控制装置,且装置主体的外端设有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端设有显示装置,且显示装置的一端设有用于报警的扬声装置。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设有放置支脚,且放置支脚的外端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蒸馏盒的内壁采用防爆结构,且蒸馏盒的外端设有稳固卡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同时采用内部多重蒸馏处理的方式,使得该设备可以对原料进行更加准确的蒸馏处理,同时该设备通过增加温控设备,可以对内部环境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确保蒸馏过程的温度变化,降低了温度对蒸馏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给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蒸馏效果,该设备在进行蒸馏过程采用全自动流程式,可以对原料进行更加快速的蒸馏处理,使得原料的蒸馏效果变高,便于掌控,提供了蒸馏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军,未经张晓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24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机用油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洗板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