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9135.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羌鑫林;李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测绘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9B2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数据 矢量 地图 位置 精度 自动 质检 方法 | ||
1.一种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使用激光扫描器沿行进方向360度扫描,获取行进方向两侧的高精度点云数据;点云数据经过滤波、精度检验、坐标转换后与待检矢量地图统一到同一坐标系统;自动提取点云对象中地物对象的位置坐标值与待检测矢量地图中对象计算平面差值和高程差值;计算所有检测值的中误差,判断是否满足设计阈值并自动给出质检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矢量地图以幅为单位,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规定,确定检查的样本数量;
2)根据抽样得到的图幅的情况,设计扫描路线,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
3)步骤2)获取的点云数据,经过组合导航解算、点云滤波、坐标转换计算步骤,得倒待检图幅的高精度检测点云;根据点云计算的结果,选择部分路口明显地物处使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法测量部分控制点,根据待检矢量地图的精度检较点云的精度;
4)基于步骤3)得到的点云精度,使用SWDY软件自带的特征选择功能,提取点云数据中的地物特征点线;
5)根据提取的地物特征,设置搜索阈值,按照最临近法在同一类型中逐一自动相互搜索最近的相似地物点,完成特征点和相应地物点的匹配,匹配失败的特征点自动截图人工定性;
6)根据步骤5)结果,自动生成该批检测数据的检查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当检验成果总数大于201时,根据不同的生产单位、作业方式、成果完成时间、测区具体情况等情况划分,保持作业区域、作业方式、作业习惯、区域特点相对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路线设计要求复合常规检测的习惯且能发挥移动测量的优势,采取多个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均匀的获取检验图幅的点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提取的地物特征点线有立杠、路灯、道路边线、井盖、房屋墙角点;立杠、路灯等杠状地物给出对象中心,井盖给出几何中心,房屋的墙角点给出平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自动配对计算每组数据的差值dS,对比dS与标准中误差2倍M0的差值,超过2倍M0的即是粗差,其余dS参与中误差M计算,最终计算出该批次数据的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报告中含有数据的中误差M计算结果,数据的误差分布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矢量地图位置精度自动质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计算出该批次数据的M的公式为:
式中,n为个数,dSi为第i个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测绘工程院,未经江苏省测绘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913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基于爬虫技术的境外舆情监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