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多性态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8942.6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0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荻;王雨琦;谢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4/00 | 分类号: | F03G4/00;F01K25/10;F01K7/02;F01K7/16;F01K7/32;F01D15/10;F04D2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干热岩 地热能 二氧化碳压缩机 多性 透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电系统 膨胀做功 循环利用 第一级 生产井 超临界状态 高发电效率 多级利用 负载转动 换热系统 两级透平 驱动电机 系统结构 直接输送 冷却器 注入井 做功 紧凑 储量 驱动 发电 压缩 地下 环保 应用 出口 | ||
一种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多性态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其中,二氧化碳压缩机由驱动电机驱动,压缩工质至超临界状态并由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井输送至地下干热岩换热系统中升温,然后由超临界二氧化碳生产井输送至地面的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中膨胀做功,负载较小时,第一级透平做功完成后进入冷却器降温并重新输送至二氧化碳压缩机中循环利用,负载较大时,进入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中继续膨胀做功,两级透平同时带动负载转动发电,并在出口直接输送至二氧化碳压缩机中循环利用。本发明利用储量丰富的干热岩地热能,以多性态二氧化碳为工质,具有环保,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能够多级利用能量,实现高发电效率以及紧凑的系统结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热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多性态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其温度一般大于200℃,属于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干热岩地热资源分布区域主要在青藏高原南部,这一地区占中国大陆地区干热岩总资源量的20.5%,资源量巨大且温度最高,近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已成功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目前,对干热岩地热能的应用主要是发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深井将高压水注入地下2000-6000米的岩层,使其渗透进入岩层中人工压裂造出的缝隙并吸收地热能;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提取到地面;取出的水、汽温度可达150-200℃,通过换热装置及地面动力循环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换热系统循环使用。利用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同时,干热岩发电的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只有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将二氧化碳工质应用于布雷顿循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MPa,临界温度为31.1℃,在压力达到兆帕级,温度高于临界温度的状态下具有密度大、粘度小的优良物性,可以使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核心部件透平及压缩机结构紧凑、效率高,因此,将其应用于动力循环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在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中,各种性态的二氧化碳工质均具有接近液体的密度以及接近气体的粘性,因此,应用多性态二氧化碳的多级透平机械能够保持紧凑的结构与较高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多性态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及方法,主要利用储量丰富、温度200℃左右的干热岩地热能,环保且成本低,同时以多性态二氧化碳为工质,系统紧凑,气动效率高,多级利用能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利用干热岩地热能的多性态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包括驱动电机、二氧化碳压缩机、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井、地下干热岩换热系统、超临界二氧化碳生产井、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负载及冷却器;其中,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二氧化碳压缩机工作,二氧化碳压缩机的二氧化碳出口连通至设置在地下干热岩中的地下干热岩换热系统的二氧化碳入口,地下干热岩换热系统二氧化碳出口连通至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入口,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出口分为两股,一股连通至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入口,另一股连通至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入口,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出口以及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出口均连通至二氧化碳压缩机的二氧化碳入口;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一端用于驱动负载,另一端与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同轴心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另一端通过离合器与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同轴心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出口连通至第二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入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级二氧化碳透平的二氧化碳出口连通至冷却器的二氧化碳入口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用偏心连杆滑块式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