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音叉驱动效应的三轴微陀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8363.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陆城富;郭鑫;王斌龙;冯雨;李成;高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9/5621 | 分类号: | G01C19/56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音叉 驱动 效应 三轴微 陀螺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音叉驱动效应的三轴微陀螺仪,包括上层陀螺仪结构和下层玻璃衬底,上层陀螺仪结构由左机械结构、右机械结构、中间机械结构、上横梁、下横梁、短梁以及锚点组成,中间机械结构中设计了基于音叉驱动的转向机构,通过对左、右机械结构的X轴单一方向驱动,实现其X轴的简谐驱动和中间机械结构敏感质量Y轴的简谐驱动,保证了不同轴之间驱动频率的一致性。当外界有角速度输入时,敏感质量受到科里奥利力而产生位移。本发明采用双敏感质量设计和变间距式电容差分检测,能够抑制温度,结构应力,加速度等共模干扰;本发明结构对称布置,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机电系统及微惯性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音叉驱动效应的三轴微陀螺仪。
背景技术
区别于传统的惯性器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微惯性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能耗低、可靠性高,易于数字化、可满足恶劣环境应用等独特优点,有着广阔的民用前景和重要的军用价值。
MEMS三轴微陀螺仪是MEMS微惯性器件中的重要成员,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其应用范围包括普通消费品,工业稳定平台,微纳卫星,稳瞄稳像系统以及无人作战平台等。
传统三个单轴陀螺仪集成方式,需要三路闭环驱动谐振回路控制,控制电路复杂,多路驱动回路间容易发生信号串扰。三个单轴陀螺集成方式将导致传感器体积增加,不利于微型化。
另外,国内单片集成三轴陀螺仪的精度、集成度等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极大的限制了国内微惯性器件的发展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基于音叉驱动效应的三轴微陀螺仪。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音叉驱动效应的三轴微陀螺仪,包括上层陀螺仪结构和下层玻璃衬底;所述陀螺仪结构包括左机械结构、右机械结构、中间机械结构、上横梁、下横梁、短梁和锚点;所述左机械结构、中间机械结构和右机械结构依次相连接,且关于陀螺仪结构中轴线对称;所述上横梁分别与左、右机械结构的上端相连接,下横梁分别与左、右机械结构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短梁分别位于上、下横梁的左右两端、上横梁中部上端以及下横梁中部下端,并与所述锚点相连接;所述下层玻璃衬底上设有金属电容极板、信号引线与金属电极;所述上层陀螺仪结构的锚点键合在下层玻璃衬底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机械结构与右机械结构完全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机械结构包括驱动框架,第一连接梁,第一敏感质量,第二连接梁,活动驱动梳齿,固定驱动梳齿,敏感电极,敏感弹性梁和固定锚点;所述第一连接梁有四个,其中两个设在驱动框架的外部上端左右两侧,与上横梁连接,另外两个设在驱动框架的外部下端左右两侧,与下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敏感质量位于驱动框架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梁有两个,设在驱动框架内部中端左右两侧,与第一敏感质量相连接;所述活动驱动梳齿共四排,分别位于驱动框架外部左侧上、左侧下、右侧上、右侧下,每排活动驱动梳齿有两个以上,且等间距垂直设在驱动框架上;所述固定驱动梳齿固定在基座上,共四排,分别位于驱动框架外部左侧上、左侧下、右侧上、右侧下,且与活动驱动梳齿对插;所述敏感电极固定在基座上,共两对,分别位于第一敏感质量内部上端和内部下端,每对敏感电极相互平行;所述敏感弹性梁共四组,分别位于第一敏感质量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每组敏感弹性梁由两个U型梁组成,敏感弹性梁一端连接第一敏感质量,另一端连接固定锚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3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