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8225.3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市科广水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毕雅凤 |
地址: | 150016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眩目 | ||
1.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玻璃、控制电路和车载遮光镜支架;
电致变色玻璃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左右对边为自左下方到右上方的斜边,驾驶员两眼瞳孔看到电致变色玻璃处的距离应小于四边形左右方向的宽度;
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加载在电致变色玻璃的两层导电层上的电压极性及电压的高度;
电致变色玻璃通过车载遮光镜支架安装在驾驶室的前风挡玻璃与驾驶员之间;车载遮光镜支架包括连接杆机构(1)和固定机构(2),连接杆机构(1)的一端与固定机构(2)连接,连接杆机构(1)的另一端与电致变色玻璃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夹子(2-1)和转向组件,夹子(2-1)通过所述转向组件与连接杆机构(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吸盘(2-3)和转向组件,吸盘(2-3)通过所述转向组件与连接杆机构(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机构(1)包括套管(1-1)和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一端插装在套管(1-1)的一端内,套管(1-1)的另一端与固定机构(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车载遮光镜支架还包括遮光镜连接机构(3),所述遮光镜连接机构(3)包括U形框(3-1)、压板(3-2)、压紧螺栓(3-3)和转向组件,压紧螺栓(3-3)穿过U形框(3-1)的外壁与设置在U形框(3-1)内的压板(3-2)连接,U形框(3-1)通过所述转向组件与连接杆机构(1)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球座(4)和转向球(5),转向球(5)嵌装在球座(4)内,且转向球(5)能在球座(4)内滚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6)、中间继电器KA和可变电阻(8),还包括光敏三极管(7)或光敏电阻(9);
第一直流电源(6)的正极连接光敏三极管(7)的集电极或光敏电阻(9)的一端、还连接中间继电器KA的常闭触点KA-1的动触点,光敏三极管(7)的发射极或光敏电阻(9)的另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一导电层(11-2)和中间继电器KA常闭触点KA-2的动触点,常闭触点KA-2的定触点连接第一直流电源(6)的负极,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导电层(11-6)连接可变电阻(8)的一端,可变电阻(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A常闭触点KA-1的定触点和第一直流电源(6)的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直流电源(6)、手动开关(10)、中间继电器KA和可变电阻(8),还包括光敏三极管(7)或光敏电阻(9);
第一直流电源(6)的正极连接手动开关(10)的定触点,手动开关(10)的动触点连接光敏三极管(7)的集电极或光敏电阻(9)的一端、还连接中间继电器KA的常闭触点KA-1的动触点,光敏三极管(7)的发射极或光敏电阻(9)的另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的一端,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一导电层(11-2)和中间继电器KA常闭触点KA-2的动触点,常闭触点KA-2的定触点连接第一直流电源(6)的负极,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导电层(11-6)连接可变电阻(8)的一端,可变电阻(8)的另一端同时连接中间继电器KA常闭触点KA-1的定触点和第一直流电源(6)的负极。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6)采用点烟器电源实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防眩目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四个角均为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市科广水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市科广水电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8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VC塑胶地板的配料装置
- 下一篇:超细铁屑去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