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鱼类细菌的噬菌体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07928.4 申请日: 2017-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8148815A 公开(公告)日: 2018-06-12
发明(设计)人: 罗霞;廖国礼;刘春花;黄志斌;陈总会;江小燕;赵长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7/00 分类号: C12N7/00;A61K35/76;A61P31/04;C12R1/92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舒胜英;胡辉
地址: 51038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噬菌体 气单胞菌 鱼类细菌 感染 多重耐药细菌 生物制剂治疗 细菌性疾病 超级细菌 化学药品 生态环境 养殖环境 白点病 斑鳢 泼洒 内脏 抗生素 应用 细菌 养殖业 治病 滥用 治疗 威胁 污染 预防 研究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鱼类细菌的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命名为舒氏气单胞菌SD04株(Aeromonas schubertii bacteriophage SD04)。本发明首次用噬菌体SD04治疗斑鳢感染舒氏气单胞菌引起的内脏白点病,并模拟该细菌的自然感染模式然后通过泼洒噬菌体来预防此病,打破以往滥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的治病模式,降低养殖业将来可能面临的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甚至“超级细菌”的威胁以及对养殖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及破坏,为后期研究噬菌体作为一种生物制剂治疗细菌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鱼类细菌的噬菌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斑鳢(Channamaculata)又称本地生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鳢科(Ophiocephalidae)醴属(Chann),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该品种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目前广东省的养殖面积约2.5万亩,亩产高达2500~4000kg。但是随着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病害频频发生,其危害程度也日趋加剧[1-3]。初步调查,广东省自2006年起每年5~8月份部分鱼塘都有大批斑鳢发生暴发性死亡,肝脾肾长有白点,池塘发病率6%~9%,死亡率高达50%~60%,养殖户损失惨重。已有研究者报道该病是由舒氏气单胞菌感染所致,并筛选出了一些药物可暂时缓解其带来的损失,但有效期短、用药量大,易引起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并且随着耐药菌株的产生,其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当务之急是研发出一种有效的生物方法来防治该病。噬菌体是一类细菌性病毒,能在菌体细胞内利用宿主的遗传物质快速复制增殖,最终导致细菌裂解达到抗菌的效果。其特异性强,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一种替代抗生素的抗菌制剂,备受关注。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噬菌体治疗细菌性感染有着极大的优势:特异性强;无副作用;指数增殖;无残留;成本低,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噬菌体的最早发现是在1918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D’Herelle在培养大便标本中的志贺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小面积透明区,从而发现噬菌体并命名为“bacteriophage”。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最早报道于19世纪30年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东欧尤其是俄国、波兰等国家,噬菌体疗法得到持续应用和深入研究;在美国有些噬菌体产品已被划为安全制剂类别,并被环境保护局注册或被农业部批准使用。作为有效的抑菌制剂,噬菌体已成功应用到医疗、畜牧、水产养殖以及食品防控和检测等各领域。Wu等分别于1981和1982年用其治疗鱼嗜水气单胞菌和迟缓爱德华氏菌病,这是水产界首次应用噬菌体来治疗细菌性疾病的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噬菌体能有效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如利用噬菌体防治泥鳅出血性败血症、鲑鳟鱼类疖点病、鳗鱼爱德华氏菌病、鲶鱼柱形病、虹鳟幼鱼综合症、鰤鱼格式乳球菌、淡水鲶鱼皮肤溃疡病、香鱼冷水病、比目鱼海豚链球菌病、对虾哈氏弧菌病等。关于利用噬菌体防治水产动物细菌病的专利,国内已有多项,专利申请号201110050243.2报道了哈氏弧菌噬菌体防治刺参腐皮综合症;专利申请号201210018632.1报道了一种弧菌噬菌体与生物防治宿主菌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1410108994.9报道了一种溶藻弧菌噬菌体及其在海参疾病预防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410506817.6报道了一株中华鳖气单胞菌噬菌体及其应用。但关于舒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研究国内外至今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鱼类细菌的噬菌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株鱼类细菌的噬菌体,其命名为舒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schubertiibacteriophage)SD04。

上述所述噬菌体SD04株在制备抗鱼类舒氏气单胞菌药剂中的应用。

上述所述噬菌体SD04株在制备防治鱼类内脏白点病药剂中的应用。

上述内脏白点病为舒氏气单胞菌引发的脏白点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9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