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及检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7320.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1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飞;曾爱军;李建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晶 取向 技术 光学 偏振 防伪 薄膜 检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及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产品是以防伪为目的,采用了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现在市场上,从名牌奢侈品到生活日用品,甚至钱币,充满了假冒伪劣产品或山寨品。在烟草包装、酒类包装、药品包装、化妆品包装、彩票、发票等领域,防伪产品已广泛使用。但是目前防伪市场技术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防伪技术门槛低,容易制造和复制,导致造假者可以轻易制作防伪标签,比如:荧光油墨防伪、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数字水印防伪等。防伪技术的提升,成为遏制造假行为的关键因素。
光学偏振防伪技术,利用光的偏振特性来提取防伪信息,是一种新型的防伪技术产品。而液晶材料因其独特的光学双折射特性,可以结构性地产生特定的相位延迟,为偏振防伪技术提供了可行性。通过摩擦取向或光取向等技术,将防伪标识转化为带有光学偏振特性的标识并印刷在标签中的液晶层,正常肉眼观察时无法看到,只有透过一张检偏器薄膜才能看到防伪标识。该技术是综合了图像防伪、数码防伪和材料体系的一种复合防伪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被仿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及检验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从下到上依次包括薄膜基底、反光膜、取向膜、液晶膜和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取向膜是一层诱导液晶分子定向排列的化学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膜是一层液晶分子材料,液晶分子被图案化取向。
进一步地,防伪图案标识转化为光的偏振信息。
进一步地,防伪图案标识转化为液晶材料上液晶分子的不同取向。
一种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的检验方法,偏振片置于防伪薄膜上方,眼睛位于偏振片上方观察,可看到隐藏的防伪图案标识。
进一步地,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变成线偏振光,并向下透过保护膜,再经过液晶膜;随后被反射膜反射,再一次经过液晶膜、保护膜和偏振片。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膜的液晶分子被图案化取向,光经过有图案的区域时偏振态发生改变,其余部分偏振态不发生改变。
进一步地,旋转所述偏振片,可观察到不同的图案。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综合了图像防伪、数码防伪和材料体系的一种复合防伪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在一定时间内很难被仿制;本发明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可在线生产,且成本低,适合批量化印刷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液晶取向技术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的真伪检验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是多层膜系结构,包括薄膜基底1、反光膜2、取向膜3、液晶膜4和保护膜5,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其中,薄膜基底1是防伪薄膜的附着衬底,可以是任意材料;反光膜2是在薄膜基底1上涂覆的一层反光膜;取向膜3是一种可以诱导液晶分子定向排列的化学材料;液晶膜4是一层液晶分子材料;保护膜5是一层普通薄膜,用来保护结构不被损坏。
本发明将防伪图案标识转化为光的偏振信息隐藏到薄膜中,防伪图案标识转移到薄膜中的液晶材料上表现为液晶分子的不同取向,在自然光条件下,肉眼看不到该薄膜上的任何图案标识;只有透过一张偏振片6后,才可以看到隐藏的防伪图案标识。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的真伪检验方法,自然光经过偏振片6后变成线偏振光,并向下透过保护膜5,再经过液晶膜4时,由于其液晶聚合物已被图案化地取向,所以光在经过有图案的区域时偏振态发生改变,而其余部分的偏振态未发生改变。随后被反射膜3反射,再一次经过液晶膜4、保护膜5和偏振片6,最终被眼睛7看到。
此时有图案的区域和没有图案的区域会出现光线的明暗区别,从而看到特定的防伪图案标识,并且在旋转偏振片6时,会呈现不同的图案对比度。该防伪图案标识可以是特定的文字、字母或Logo等。本发明的光学偏振防伪薄膜可在线生产,且成本低,适合批量化印刷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未经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7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偏振片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 下一篇:显示模组及其偏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