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5320.8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6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能阳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6 | 分类号: | A61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信息 提供 装置 潜能 测验 认知 指标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通过刺激信息提供装置为受试者提供视觉、听觉和/或触觉刺激信息来获得受试者根据所述刺激信息生成的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被信息输入装置和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接收后发送至分析处理装置进行分析,使得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针对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的在受试者接收刺激信息当下下意识产生的随机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一分析数据来辅助校正针对由受试者通过所述信息输入装置直接输入的固有反馈信息得到的第二分析数据,从而所述分析处理装置依据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确定出受试者的潜能值。
本发明是申请号码为201510482707.5,申请日为2015年8月7日,申请类型为发明,申请名称为一种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刺激信息提供装置和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把人脑与计算机类比来研究大脑与心理的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学派叫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流。人脑与计算机一样有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贮存、提取、反应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相当于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Symbol OperationSystem),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感受器、处理器、记忆装置、效应器,其中感受器是接受信息的装置,也就是感觉系统;处理器是整个信息加工系统的控制部分,它决定着信息加工的目标、计划及计划的执行;记忆装置,主要是指永久性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存放大量的、由各种符号按照一定关系联结组成的符号结构,即信息:效应器是信息加工系统对信息做出反应的部分,这是整个系统的最后结构,控制着信息的输出口信息加工心理学就是研究信息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传递、转换、贮存和作用机制,以揭开头脑“黑箱”内的活动。
人格(Personality)和认知(Cognition)历来是心理学家关注的两大领域,然而在西方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中,它们却长期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一一个体差异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历史上,由于人格与人性(human nature)接近,因而通常为哲学心理学家所关注;认知则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休戚相关,因而为实验心理学家所偏爱。正是在人格与认知对立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研究人类心智操作(intellectual performance)的两种重要方法:其一是集中于人格及个体差异的影响方面;其二是尝试建立起认知心理或信息加工的一般规律。
如今,对于人体心理方面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人们渴望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潜能、兴趣取向有一个提前了解,以对今后在升学、择业方面有一定帮助,从而提高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优势。为此,出现了很多关于人格、认知、潜能、兴趣等心理测试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尤其是职业潜能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快速地帮助人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现有测试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受试者做题的方式来完成相关测试,由于受传统价值观或外界条件的约束,受试者往往不能根据自己内心真实反映来选择,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的答案,不能准确测量,使得测试结果都偏理想化,没有真实反映受试者的人格或心理特质,进而不能准确预测出受试者的潜能、兴趣或认知能力。虽然有专利公布通过记录眼动或身体动作等反应来提高测试准确性,但是依然效果不明显。而且眼动研究方法存在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对盲人或者患有眼疾的人士进行测试分析,应用范围受限。而且现有技术中在对个人进行潜能测试时全面性不够、准确性不够。
因此,提供一种应用范围广、效度高、能真实反映受试者内心活动的潜能值测验的认知指标分析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能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能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5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