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3559.1 | 申请日: | 201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力驰雷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N19/1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发动机 工作 汽车 排气管 热量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设有水循环管路和尾气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连通;所述尾气循环通道的进口与排气管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后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转动可关闭排气管或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本发明设计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可将排气管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辅助发动机的冷车启动工作,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的冷车工作时间,减少冷车启动超标尾气的排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和为行车提供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汽车发动机工作的装置,具体是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冷车启动过程中,发动机温度短时间内很难达到燃油充分燃烧的工作温度,这使得冷车启动时发动机噪声大,燃油无法充分燃烧,一般需要进行几分钟的热车后才能上路,这种现象在冬天特别明显,其不仅给行车带来不便,最主要是会导致燃油损耗,且其排出的尾气将会严重超标。
而发动机的排气管,其排出的尾气温度在发动机一启动就可达90摄氏度以上,但都直接排到大气中,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可将排气管中的尾气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以辅助发动机的冷车启动工作,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的冷车工作时间,减少冷车启动超标尾气的排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和为行车提供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中设有水循环管路和尾气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与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连通,水循环管路中的水依靠发动机中冷却水的水泵来共同驱动;所述尾气循环通道的进口与排气管前端连通,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与排气管后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中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转动可关闭排气管或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在发动机冷车启动时关闭排气管,在发动机温度到达正常工作温度后关闭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
进一步的,上述发动机中冷却水回路中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将水温信号实时传递给汽车的行车电脑,并由行车电脑根据获得的水温信号来控制控制阀的动作。
进一步的, 上述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为85~105°。
本发明基于汽车排气管的尾气在发动机一启动即达到90°以上高温的原理来设计。
在发动机冷启动温度没有达到正常工作温度时,排气管中部的控制阀使排气管截止而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导通,高温的尾气只能经热交换器中的尾气循环通道进行排出。在此过程中,尾气循环通道中的高温尾气将与水循环管路中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水温快速升高,温度升高后的水经出水管流往发动机的冷却水系统中使冷却水升温,以快速提升发动机的温度,进而实现发动机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而当发动机到达设定工作温度时,控制阀转动使排气管导通而使尾气循环通道关闭,尾气可以正常排放,并切断尾气和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停止热量回收,以防止发动机中冷却水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尾气循环通道的出口关闭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辅助发动机工作的汽车排气管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汽车发动机1和排气管2。
所述排气管2外侧设置有一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3中设有水循环管路31和尾气循环通道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力驰雷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力驰雷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3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