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弹性膜的配方、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02107.1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涂志伟;孟波;张云兵;曹培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1/00;C08K3/22;C08K5/12;C08J5/18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金盟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液体橡胶 配方 高弹性 制作工艺 断裂伸长率 使用安全性 燃气设备 准确控制 环保型 环保性 聚合度 稳定剂 增塑剂 重量份 钙粉 冷拉 制备 住宅区 应用 爆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膜的配方、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其应用,组分包括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所述的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重量份分别为80‑120、2‑8,所述的聚氯乙烯(PVC)聚合度为1300‑2100。本发明配方的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准确控制钙粉的用量,与液体橡胶的含量,制备出一种在较低温度下仍然就有很好的弹性和断裂伸长率的PVC膜。并且在配方中使用环保型的增塑剂和稳定剂,使得该产品兼具环保性。本发明的高弹性膜具有以下优势,使用安全性高。燃气设备在住宅区使用时是危险的,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爆炸,安装冷拉膜时,不存在这种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膜的配方、制作工艺、使用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PVC是全球用量第二大的塑料,而PVC压延膜作为其产品的一种,具有柔韧性好、易成型加工、色彩艳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用品中。传统的PVC压延膜为降低成本,添加有一定量的钙粉,钙粉的添加会降低PVC膜的弹性以及断裂伸长率。这一缺陷制约了传统PVC膜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应用。
现有的普通PVC膜拉伸数据如下表。
现有的PVC弹性薄膜由于质量轻,便于喷绘喷涂,效果美观,被广泛应用于天花板。通常为了获得较好的平展度,弹性膜须加热加压后通过均匀拉伸安装于屋顶,用作屋顶装饰。现有的这种膜应用必须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恒温控制,室内需要预热60-70℃,使用对外部环境及工艺要求高,目前不便于广泛使用和推广。
另外,拉伸现有的PVC膜,加热温度只要高于70度时,会有有害物质释放,对施工人员和居住在该环境中的人会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膜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加热即可拉伸的高弹性膜的组分、制作工艺、使用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弹性膜,组分包括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所述的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重量份分别为80-120、2-8,所述的聚氯乙烯(PVC)聚合度为1300-210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重量份分别为90-110、3-6。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氯乙烯(PVC)和液体橡胶重量份分别为90-100、3-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氯乙烯(PVC)聚合度为1500-200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分还包括钙锌稳定剂-粉体、金红石钛白粉和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所述的钙锌稳定剂-粉体、金红石钛白粉和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重量份分别为2-6、10-21、55-75。
上述的钙锌稳定剂-粉体、金红石钛白粉和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重量份分别为3-5、12-18、60-70。
上述的钙锌稳定剂-粉体、金红石钛白粉和DOTP-对苯二甲酸二辛酯重量份分别为3-4、12-16、60-6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组分还包括ESO-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加工助剂、紫色增白剂、FP增白剂或/和群青增白剂,所述的ESO-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加工助剂、紫色增白剂、FP增白剂或/和群青增白剂重量份分别为1-4、0.2-0.8、0.010-0.035、0.08-0.20、0.010-0.040。
上述的ESO-环氧大豆油、丙烯酸加工助剂、紫色增白剂、FP增白剂或/和群青增白剂重量份分别为1.5-3、0.3-0.6、0.015-0.030、0.10-0.18、0.020-0.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2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