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00117.1 | 申请日: | 201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吉祥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0 | 分类号: | F28D1/00;F28F13/06;F28F27/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程园园 |
地址: | 030603 山西省晋中市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热水锅炉 余热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涉及锅炉技术领域。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锅炉基座,锅炉本体的右侧连通有锅炉出气管。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废热收集箱、水箱、烟气减速板、过气板、气孔、导流装置、导流杆、导流片和排气管,锅炉本体内部排出的烟气经锅炉出气管进入到废热收集箱的内部后,烟气必须由过气板内部的气孔内通过,过气板和气孔对烟气有减速作用,使热烟气在废热收集箱内停留的时间更久,同时,通过导流杆上的导流片的引导减速作用,也能使热烟气持久且大面积地与水箱接触,综上,使该真空热水锅炉的余热利用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燃油或燃气等清洁能源作为燃料的真空热水锅炉使用越来越多,但是采用燃油或燃气的锅炉,由于燃烧速度较快,热量释放迅速,烟气中携带 大量的热量从烟囱中排出,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回收利用烟气中的热量,通常采用“省煤器”,即用金属管道盘绕在排烟管道内,金属管道内作为水路,靠金 属管吸收排烟管道内的热量来加热金属管道内的冷水,来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 但采用这种方式,节能效率比较低,据测算,通常的余热利用率在5%以内,并且管内的热水流量较小,另外,因金属管道内是带压走水,一旦金属管受烟气腐蚀破裂,管内的水将直接流入烟道内,易造成设备熄火等故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热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锅炉基座,所述锅炉本体的右侧连通有锅炉出气管,所述锅炉出气管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 所述连接块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右侧连通有废热收集箱,所述废热收集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水箱,两个水箱之间和两个水箱与废热收集箱内壁的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烟气减速板,所述烟气减速板包括过气板,所述过气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烟气减速板的内部穿插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杆,所述导流杆上固定安装有导流片,两个导流装置通过固定块分别与废热收集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废热收集箱的右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废热收集箱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检测仪,所述废热收集箱的顶部设置有泄气阀,所述废热收集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废热收集箱的正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废热收集箱的正表面设置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数量为两个,左边的水箱与废热收集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右侧的水箱与废热收集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与废热收集箱的内壁配合形成S形烟气通道,所述导流杆沿着烟气通道延伸的方向在废热收集箱的内部延伸。
优选的,所述过气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过气板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每个过气板上的气孔每平方米的数量为两百至三百个。
优选的,所述压力检测仪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优选的,两个水箱上均连通有与外界的热水输出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真空热水锅炉余热利用装置,通过废热收集箱、水箱、烟气减速板、过气板、气孔、导流装置、导流杆、导流片和排气管,锅炉本体内部排出的烟气经锅炉出气管进入到废热收集箱的内部后,烟气必须由过气板内部的气孔内通过,过气板和气孔对烟气有减速作用,使热烟气在废热收集箱内停留的时间更久,同时,通过导流杆上的导流片的引导减速作用,也能使热烟气持久且大面积地与水箱接触,综上,使该真空热水锅炉的余热利用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吉祥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吉祥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00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方形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动画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