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钒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98523.9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平实;马艺宁;李荣;纪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C01G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熊子君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镁钒 制备方法和应用 锂离子 二价镁离子 结构稳定性 倍率性能 单价离子 二价离子 循环寿命 循环性能 层间距 离子键 脱出 青铜 电池 扩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钒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镁钒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g0.25V2O5·H2O。根据本发明,由于二价镁离子的存在,其与氧形成的离子键与单价离子插入的钒青铜相比更强,因此在锂离子插入和脱出过程中,镁钒氧化物的结构稳定性好,继而其循环寿命长。同时,二价离子的插入提高了层间距,可以促进锂离子的扩散,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镁钒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自放电小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与移动设备上,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该类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的性能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功率与能量密度。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常见的有钴酸锂(LiCoO2)、镍酸锂(LiNiO2)、锰酸锂(LiMn2O4)、聚阴离子型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和钒的氧化物等。其中,钴酸锂是最早商品化的正极材料,但钴酸锂材料价格昂贵且有一定的毒性。镍酸锂材料合成过程比较困难,难以大规模生产。虽然锰酸锂具有价格便宜、无毒等优点,但材料结构不稳定,循环性能较差、特别是在高温下嵌锂容量迅速衰减等。磷酸铁锂其循环寿命长,但是其容量低。所以,限制了这些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车和大型电力存储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电池容量和循环寿命要求逐步提高,而目前商用的正极材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LiCoO2:140mA h g-1;LiMnO4:148mA h g-1;LiFePO4:170mA h g-1)。
同上述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相比,钒氧化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正极材料具有廉价、无环境污染、能量密度高、易合成等优点。并且,地球的钒矿储量丰富,我国的钒矿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在钒系化合物中,V2O5由于其开放的层间结构,插入2个锂离子容量可达到294mA h g-1,插入3个锂离子可达到440mA h g-1,是研究较早的电极材料之一。
目前,V2O5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在于其本身低的锂离子扩散速率和电子电导率,以及不稳定的结构,导致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很差。由于开放的层状结构,V2O5的层间可以插入金属离子或者其他客体,形成衍生化合物钒青铜。一方面,金属离子和其他客体充当支柱的作用,使钒氧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扩大锂离子扩散通道,促进锂离子的传递,从而提高钒氧化合物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由于钒青铜独特的结构和迷人的属性,近年来在合成和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应用引起广泛的关注。例如,K0.25V2O5(J.PowerSources 275(2015)694)循环500次后,平均每次衰减率为0.023%;Na0.33V2O5(ACSAppl.Mater.Interfaces 7(2015)7025)表现出高的比容量,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Cu0.95V2O5纳米带(J.Power Sources 237(2013)112)和Ag0.33V2O5纳米线(ChemSusChem 4(2011)1091)的电化学性能也被研究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98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